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一段老录音,诠释了梦想的力量
2021-06-03 17:39:00  来源:工人日报  
1
听新闻

在很多小孩子不知道录音磁带为何物的今天,来自28年前的一段磁带录音让很多人泪目了。1993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河北邢台平乡县的胡清汝老师用借来的录音机,录下了班里孩子们对未来的梦想。音频中,激昂稚嫩的声音十分可爱,五花八门的梦想令人忍俊不禁,而让人最为触动的是,其中大部分孩子的梦想都实现了。

一起公开的还有当年的毕业照:泥泞的小路上,师生们简朴的衣着折射出当年物质条件的匮乏,但这并没妨碍孩子们实现人生理想——教书育人、参军报国或是经营企业,诸多梦想都照进了现实。

科学家、医生、教师、工人、清洁工、服装设计师……老录音中一共有30多个梦想,其中二十几个人的梦想提到了“祖国”,还有几个人提到了“人民”。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穷也不能让梦想贫瘠。胡老师在鼓励孩子们敢于“做梦”的同时,还教会了孩子们如何“做梦”。

梦想不只关乎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录音中,一个孩子的梦想跟土地有关,但他希望的是“成为农业科学家,减轻人民地里的负担”。那些把为祖国强大、人民幸福作为目标的人,在取得个体成就的同时,往往会得到人们跨越代际和时空的尊重与敬仰。袁隆平院士去世后,那么多没挨过饿的孩子喊着“袁爷爷一路走好”,00后小女孩流泪说“没想到,历史书上的人物真的成了历史”。袁老的“禾下乘凉梦”已然为孩子们的梦想插上了翅膀。

当然,要想让孩子们敢“做梦”、会“做梦”,还得让孩子们有空闲、有空间,懂得梦想的重要。要适时地将孩子们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有空闲去思考和设计自己未来的梦想,而不是整天被分数、排名所束缚。

录音中,老师的声音出现了两次,除了开头做了一些介绍并邀请第一位同学发言外,就是临近结束时又说了一句:还有最后一位同学。一个都不能少,而非仅仅选出典型和代表——老师的举动或许道出了梦想教育中必须坚守的信条,对每个孩子来说,成长路上都需要通过梦想来激发向上的力量。

在有关这条老录音的新闻报道下,网友纷纷讲述着自己实现梦想的故事——“我当上了老师”“我当上了工程师”“我当上了铁路工人”……虽然绝大多数人都是默默无闻,但曾经在成长路上“做梦”以及后来的梦想成真,让每一个生命看上去是那样的熠熠生辉。

梦想是灯塔,虽遥远,却可以让人不迷失方向;梦想如公式,虽抽象却让人获得操作指南。胡老师当初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的梦想种子,在经年之后逐渐生根、发芽、结果,就是最生动的诠释。(张红雨)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