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黄牛干部”埋头不该被埋没
2021-03-31 10:02:00  来源:南方日报  
1
听新闻

据报道,基层单位中存在一批“我不会”干部:他们不仅不以避事为耻,反而常将“不会”挂在嘴边,理直气壮推诿卸责;同时也存在“啥都会”干部,包括被动无奈的“黄牛干部”、主动吹嘘的“吹牛干部”、权力加身后自我膨胀的“最牛干部”。

坊间传言,这两种干部呈现出“二八定律”:两成人在干、八成人在看,结果累的累死、闲的闲死,最后拿差不多的工资。以至于有“前辈”给一些新入职的基层干部忠告时,会传授新人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为官之道”,这难免导致基层政治生态恶化。

其实不少人起初都是抱有理想抱负的,工作中很有干劲,但回到现实中,埋头干活的“黄牛干部”干得越多,技能包越大,给自己挖的“坑”也越深。长此以往形成“鞭打快牛”现象,收获不一定匹配付出,于是,“黄牛干部”最后也变成了“白饭干部”,从“啥都会”变成了“我不会”。这在一项调查中也得到了证实,当被问到“你对你的工作是否有热情”时,选择热情度“一般”和“没有”的基层领导干部人数已经过半。

提升“黄牛干部”工作热情,首先要完善奖惩机制,改变重惩罚、轻奖励局面。基层干部不是“软柿子”,不是配合相关部门完成问责指标的“箩筐”,更不是上级领导推卸责任的“背锅侠”。针对敢于担当作为的基层领导干部,要充分实施容错免责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

此外,干活的时候有“黄牛干部”,晋升的时候反而青睐“吹牛干部”,这不禁让人疑惑,基层干部应该讨领导喜欢还是让群众满意?基层干部选拨任用不能“唯上”,应该增加群众评价在干部考评中的权重。毕竟干部工作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打破论资排辈、溜须拍马上位的潜规则,才能让实干者有奔头,让无为者有压力。

“把泪焦桐成雨”的焦裕禄、孜孜不倦的“樵夫”廖俊波、把青春献给扶贫的第一书记黄文秀等都是基层领导干部的榜样。这提示我们,只有在工作中寻求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才能走得更远。(杨 悦)

标签:
责编:孔婧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