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急救进教育”还需跟进“保障机制”
2020-08-27 09:09:00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廖卫芳  
1
听新闻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教育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通知》,将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

医学上有“黄金5分钟”的说法,指病人出现呼吸衰竭或心脏骤停后,通过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可能挽回生命,一旦过了这几分钟,将造成不可逆的后果。可见,在“紧要关头”实施“紧急急救”是多么的重要啊!

据了解,目前我国很多学校,尚未开设急救知识课程,学生急救知识普及率相当低,急救培训也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相比发达国家30~40%的应急救护技能普及率,我国的急救技能普及率还不到1%,尽管有关培训已走进学校,但只是“偶尔”,并限于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对急救和逃生技能并不十分了解。可见,“急救进教育”已是势在必行。

此次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将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教育内容,其目的就是通过“急救进教育”,使“急救技能”成为每个人的一项“必备技能”。此举,十分及时,非常必要。

但笔者以为,“急救进教育”还需跟进“保障机制”。首先,要建立常态化教育机制。要将“急救知识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必修课程,分层实施,制定不同阶段的课程。其次,要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要将急救知识纳入教师培训体系或课程,鼓励引导一定比例的教师取得应急救护专业资质。其三,要保障一定专项经费。各级财政部门应安排应急救护知识推广运用专项经费,在教育培训经费中优先安排、重点保证,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要确保应急救护培训经费专款专用。

当然,我们的各级医疗、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也应积极承担起传授急救知识教育的重任,不妨从学校、社区抓起,经常性开设急救知识的培训班,把一些简单的、必要的急救知识一样一样地教会给学生和居民,让每一位学生和居民都能学会一两种急救技能,从而一旦遇上危急情况,能拿得出、用得上,救人于危难之时,让更多的生命延续在急救过程中,而切莫让生命消逝在我们的“急救知识盲”上。

标签:
责编:郭蓓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