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职能部门经常开展工作排名……或者要求签订‘责任状’,这给街道办事处带来额外的压力。”近日举行的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现场,一位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的这番话,引起场内共鸣,也让场外众多基层工作者们心有戚戚。
不知从何时起,一些职能部门手里多了把“杀手锏”——打分排名。不少基层工作者都有“被排名”的烦恼。有基层反映,各部门考核名目繁多,有时一张考勤表要做三份,内容一样,只是格式不一样,就是为了要提交三个部门。有人感叹,一听到上面要排名,只能放下手头的走访或者调解事务,埋头去填表格、编台账……
排名考核过多过滥,是全国性现象。据位于东部沿海大省的某村统计,该村一年接待工作200余次,其中排名考核就达50余次。多数基层工作人员处于一人多岗、一人多责的工作状态,为了应付突如其来的排名,多少人要加班加点写材料、没日没夜整数据,一丝不苟编简报,真正地为民办实事等工作,倒没多少时间和精力了。有街道干部直言,没想到,从事社区工作也会有“被KPI支配”的焦虑,时不时要体验那种被困于各种表格中的无奈。
从“考官”的角度看,相比其他考核手段,打分排名这一招的确算得上立竿见影,用好了也挺有效。大家都想创先争优,榜单一公布,如果名次排在后面,面子上不好看,也能直接感受到压力,运用得当,压力就能催生出动力。《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刚开始施行那阵,街镇排名就起到了很明显的监督和推动作用。
但排名不是万能的,更不是所有工作事务都需要搞排名。街道干部们一再强调:我们不是反对排名,而是反感为排名而排名,反感形式主义的排名。君不见,有的排名太不合理,比如过于注重场馆面积等硬性指标,过于强调组织居民参与群众文化比赛的权重,而较少反映辖区群众的体验感、获得感和满足感。有的排名也不科学,职能部门随意召集一些人来打分,重留痕轻实绩,以提交资料的好坏来评判工作的好坏。这样评比出来的结果,也不会让各街道服气。有干部吐槽,明明做得还不错,不知道哪个环节“出错”而名落孙山,这样的随意打分,不仅让人很无奈,还很打击工作积极性。
“排名”考核的背后,是“条“与“块”的关系界定问题。实践中可以看出,“条”上的职能部门与“块”上的街道职责界定依然不够明晰,尤其体现在“准入”这一关。街道干部们反映,下沉到基层的事务往往过多、过重、过乱,缺乏必要的规范。有的市级职能部门通过发文、会议布置等形式,直接将相关行政事务下沉街道,或者向街道派发临时性工作任务。诸如液化气钢瓶排摸、预付消费卡排摸、社会校外培训机构排摸、非警情类110事务处置等事务,经常被“派单”下去,以至于街道干部们感叹:“力量下沉”变成了“任务下扔”!
与过度的监督、排名相比,基层工作者更需要的是指导与保障支持。有基层反映,一番督查检查、排名发布后,职能部门并未就发现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和具体改进措施,排名仅仅是变成了惩戒。一直强调要给街道“减负”“增能”,但如果一直被“排名”这根指挥棒牵着走,“减负”似乎遥遥无期。
要给基层增能、减负,必须破除“开会发文、检查排名”的路径依赖。如果考核排名和指标过多过滥,不仅给基层增加了沉重负担,也容易引发形式主义等问题,反倒不利于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职能部门的工作重心,应该转移到政策研究、业务指导、执法监督、专项治理等方面来,对街道多些指导,少些打扰,让基层干部真正从繁杂的事务中脱身,回归服务群众的本职。(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