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有消息称腾讯计划收购视频网站爱奇艺,但这笔收购案还远未到落定的时候,双方对此消息均回复“不予置评”。
截至目前,国内视频行业可分为短、中、长三大业务方阵。短视频的代表企业是抖音和快手,中视频的代表企业是B站,在长视频市场则形成了腾讯、爱奇艺和优酷“三足鼎立”局面。目前,爱奇艺和腾讯视频的订购用户都突破了1.1亿。
通过购买版权或者自制内容,然后以付费形式向会员推送,同时吸引广告商的赞助与入驻,是国内视频企业的普遍商业模式。由此,会员付费与广告投入构成了视频公司的收入来源。目前来看,无论是收费会员制,还是广告来源,视频企业正面临着某些制约因素。
首先,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进入下半场,无论是增量用户资源获取,还是存量用户潜能挖掘,均遭遇“天花板”。互联网用户的时间分布呈明显的碎片化特征,花费在屏幕前的娱乐时间也相对有限,视频企业如果没有明显的价格与服务优势,很难吸引消费者落户买单,这也决定了争取增量用户的边际成本必然增加。同时,视频用户总在寻找更高品质内容以及体验,黏性并不稳定,会选择用脚投票,留住存量用户并非易事。
其次,在长视频企业争取用户群体与广告市场的竞争过程中,短中视频平台近年来快速崛起,切走了长视频企业的增量资源,还将原来依附于长视频平台的存量用户与广告收益的很大一部分也给分走。因此,长视频企业的收益承压明显。据统计,在目前国内网络视频用户分布上,短视频抢占了八成以上的受众。
此外,视频网站为争抢内容尤其是优质内容的竞争不断升级,彼此竞相烧钱抬价,导致版权购买成本越来越高,即便是走上自制视频道路,也难掩高昂制作费用带来的成本攀升之痛。
一方面是由用户与广告支撑的收入端萎缩,另一方面是因内容竞争导致的支出端扩张,有的长视频企业难免遭遇运营压力。理性地看,过于激烈的行业竞争特别是非理性竞争,可能会带来多输结果,特别是那种圈地“烧钱”“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搞法很难持续,行业进一步整合或是视频企业界的一个出路所在。
视频企业联姻会产生资源叠加效应,新的整合体可增强面向版权方的谈判话语权,在消除恶性竞争的同时,显著降低内容购置成本。同时,行业整合不仅能做到资源共享,还能实现人力资本与创新要素的整合,增强内容自制能力,强化产品差异性与抬高竞争壁垒,进而提升对用户的黏性,打下改善财务状况基础。当然,任何两个或者几个企业的整合并不代表视频行业竞争的终了,随着全生态布局成为视频行业的一大努力方向,视频市场难免还会发生一轮又一轮的竞争与整合。 (张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