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莫让“明星村”沦为“政绩盆景”
2019-11-22 09:03:00  来源:红网  作者:胡喜庆  
1
听新闻

  据《半月谈》报道,近年来,一些村庄发展得法、成绩斐然,各项工作都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集各种荣誉于一身,百姓俗称为“明星村”。但是,记者采访调研发现,高光之下,“明星村”也有自己的烦恼,不止一位村支书向记者倾诉了他们当“盆景”的辛苦。打造“明星村”,到底是要种一盆面子好看的“盆景”,还是耐心培植一片光彩长存的“风景”?(11月20日《工人日报》)

  “明星村”头顶多个荣誉,先进村、示范点、培训基地等。它们是上级的“宠儿”,各部门都能在“明星村”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挂靠”,牌匾甚至都没有地方挂了,它们因“万千宠爱在一身”被其他村羡慕不已。

  然而,“明星村”干部们自言吃不消,各式各样的入村考察应接不暇,有的“明星村”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取经人”,即使节假日也得不到休息。此外,各种工作指标多、任务重,很多工作已然超出村的职责范围,村干部们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5+2”、白加黑俨然成为了常态。

  不可否认的是,“明星村”沦为“政绩盆景”,这是畸形政绩观结出的恶果。在政绩考核的指挥棒下,那些需要挂靠村开展工作的部门,自然选择那些基础好、实力强的“明星村”,只要投入很少的资金,就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这是一份非常诱人的蛋糕。

  于是乎,“明星村”沦为各部门争相打点的“政绩盆景”,一次次接受上级的“指导”,并严格按照要求准备迎检资料、亮点材料、展板等,花去了村干部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好看不中用,甚至成了面子工程,不仅没有得到群众的认可,反而惹来了一片骂声。

  “明星村”沦为“政绩盆景”,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究其原因,一是部分领导干部把“明星村”作为凸显政绩的宣传手段,给上级领导看,用在领导的“眼皮”上,以博得领导的好感和夸奖,是一种变形的“面子工程”。二是“政绩盆景”与“明星村”群众的需求不符合,未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是一种财力和劳力的巨大浪费。

  因此,要改变“明星村”沦为“政绩盆景”的面貌,需要对“明星村”项目做出严格的规范,树立正确的民本观念,投入的项目宜本着为民服务的原则,防止出现项目成为面子工程的现象发生。二是划清界限,加强监督,加大处罚成本,让上级部门不敢挂牌,“明星村”不敢“接招”, 方能有效斩断“政绩盆景”这只“黑手”,还原“明星村”清新从政风。

标签:
责编:郭蓓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