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出现未成年人“女德班”,江西豫章书院宣称可以通过国学帮助问题少年戒除网瘾,孙楠女儿就读国学培训机构……一段时间以来,个别社会培训机构擅自招收适龄儿童,以国学等名义开展全日制教育、培训,引起全社会关注。教育部多次强调,不得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替代义务教育,不得以国学为名,传授“三从四德”、占卜、风水、算命等封建糟粕。
国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数千年的积淀,从娃娃抓起是应有之义,但必须指出的是,它是义务教育的补充,不是对立关系,也无法取代义务教育。现在许多人转向国学,大都是对义务教育不满足。有的认为“千校一面”,虽然培养出了不少工程师、医生,却没有“孔子一样的大师”;有的觉得孩子个性强烈、难以管束,传统教育能让他们学会尊敬长辈。应该说,这些想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因此反对义务教育,或者干脆“在家上学”,就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义务教育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必须学好“数理化”等系统科学知识,而同龄人一起成长,可以习得社会化生存的基本技能,这都是国学培训机构无法取代的。
另一方面,现在市面上许多国学教育是“剪辑”后的国学,是“假国学”“伪国学”。在各地此起彼伏的“女德班”里,一种“三从四德”的教育仍广泛存在。显然,“三从”要求女子无条件地服从男子,是男尊女卑社会背景下的产物,“四德”是女子无权涉足公领域而形成的一种狭隘道德要求,它们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抹杀女性独立人格,剥夺女性自尊,与现代法治社会完全不兼容。如此授课方式竟然大行其道,显示的是国学教育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善,培训课程没有标准化,培训方法缺乏科学性。究其根本,许多人不懂国学,分不清优秀文化和糟粕文化,“胡子眉毛一把抓”,把学生交给这样的机构,家长们真的放心吗?
“伪国学”遍地开花,书香气的背后大都可以嗅到铜臭气。在义务教育为主流的当下,许多培训机构和学校抢生源,无非是瞄准了家长们的多元教育需求,从而打着“国学”的幌子谋利益。《2018—2024年中国国学培训行业分析与投资决策咨询报告》显示,全国经营范围包含国学教育的相关企业已达到4000余家,足见蛋糕之大。然而瞄准商业利益的市场化探索,当真会形成科学的国学教育吗?从许多案例来看,这是值得警惕的。对此,必须要完善法律、强化监管,像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一样进行全面排查,严格考察培训机构的教育资质,一旦发现“三从四德”这样反科学、反教育的内容,就应依法取缔、以儆效尤。
不得不承认,热情拥抱国学的背后,是教育需求日益多元化,义务教育越来越难以满足受教育者的差异化选择。但义务教育再不堪,也是经过科学论证且行之有效的教育制度,也比鱼龙混杂的国学教育更规范。渴望国学教育的热情可以理解,但必须在义务教育的体系下进行。对此,一个较好的解决方式是在学校开设国学兴趣班,满足部分家长和学生的特殊需求。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应该未雨绸缪,建立健全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从机构资质、师资要求、课程设置等方面综合探索,弄明白什么才是科学的国学教育,应该怎样进行国学教育,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把国学教育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