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回国求职时收到回复的几率,甚至还不如国内普通大学的毕业生——近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份调查报告,上了中国社交网络的热搜。一时间众议纷纷,有人直言“扎心”,有人表示“不信”。
这件事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是因为它大大颠覆了人们的惯性认知。早些年,“海归”基本相当于高素质人才的代名词,“洋学历”往往意味着高层次高水平,出国一趟都被称之为“镀金”,学成归来那就是备受追捧的“香饽饽”。但现在竟然被国内普通高校毕业生比下去,“贬值”至此原因何在?有业内人士分析,有个性因素——一些“海归”预期太高、眼高手低,又不安于在普通公司工作,跳槽频繁;也有共性因素——留学生长期在外,对本土行业的发展不够了解。总而言之,并非谁对“海归”有偏见,而是当下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市场供应都在发生变化。
假如说过去中国教育事业相对落后,“海归”们见多识广,自然深受社会青睐。但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与世界全面接轨,不少领域还走在了世界的前头。无论是教育体系更新,还是商业市场变化,都给予了本土学生极大的知识增长和实践历练。与此同时,留学市场又乱象频仍,“野鸡文凭”等新闻不时见诸网络,进一步将“洋学历”拉下了神坛。正是这些变化多重发酵,推动着社会用人心态的成熟,不再唯“洋”是举,而是唯“才”方用。
“海归”褪去光环,折射着人力市场的理性。用什么人,关键看其能力素质与岗位要求的匹配度,而不在于学历高低或者“土”“洋”之别。其实,本土毕业生也好,留学归来者也罢,都不乏专心学业、全面发展的“骄子”,当然也都有浑浑噩噩、虚度光阴的“废柴”。优胜劣汰是市场亘古不变的法则,要想始终占据优势位置,就得不断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若说有什么金刚不换的“护身符”,那也只能是自身能力。只要是卓越的人才,到哪里都依然抢手。
“良才善用,能者居之”。今天的中国,经济活力迸发,创业高潮迭起。只要摆正心态、认真锤炼,就不怕没有广阔舞台。(郑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