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让和平点亮公祭的时空坐标
2018-12-13 10:29:00  来源:南通网  
1
听新闻

  以国之名为祭,2018年的12月13日,我们迎来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原创手绘:陈雪梅)

  公祭,让正视历史化为仪式的虔诚。警报声声如泣如诉,人们惯以悲愤主宰这个本就充满屈辱的日子。四十多日的杀戮、三十多万的亡魂,罄竹难书是历史对昔日日本军国主义暴行的备注。那段历史太痛不忍直视却必须去触摸,如同公祭日前夕,侵华日军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遇难者名单墙上还在延长的名字,无论克服多少困难,我们都有责任把遇难同胞的名字收集、核实而后镌刻上墙,让历史的轮廓更加清晰。

  公祭,让勿忘国耻化为哀思的承诺。公祭之时,无论是奏响的《义勇军进行曲》,还是相约而行的默哀1分钟,都是国家情感与民众意志的交流融合:时间可以抚平创伤,但是刻骨铭心的剧痛却会在每一次记忆袭来之时唤醒哀思,这份哀思化为对话未来的承诺:国家的名片才是人民的最好正名、国家的荣誉才是人民的最高正言、国家的未来才是对人民的最好宣言。

  公祭,让共铸和平化为圆梦的坐标。以国之名祭奠亡魂、镌刻历史的记忆,并非宣泄情绪或者传递仇恨,恰好相反,是要在每次触摸历史的屈辱与创痛中去感悟“和平”的深刻内涵: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如同国家公祭网在线公祭平台上来自世界各地逾1912万网友的参与热度(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11月底),真实反映出时代对“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的真实期冀。

  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说过:历史多么无情而又有情,不遗忘每一个对历史的贡献,也不宽容每一个对历史的障碍。

  (原创手绘:陈雪梅)

  无论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雕塑广场上的《家破人亡》《逃难》主题雕塑(群),还2018年12月9日上午“不忘历史 共铸和平——2018年系列图书首发式”上首发的5套12本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及中日关系的书籍,亦或者是日本友人来南京接受访谈,形成的《和平之旅——东瀛友人口述史》……都是在以不同的形式从不同视角对南京大屠杀历史所贮存的记忆进行重现,用今日之笔触复活那段历史,用艺术的手段表达着和平于百姓于时代的内生深意,激发起人们对和平珍爱的共鸣与奋发而行的拼搏斗志。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不识历史,何以出发;但沉湎历史,何以远行。

  南京大屠杀的事发地,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三大惨案”发生地之一,浓缩着二战期间饱受战祸戕害的普通民众的苦难影像。而今的南京已是国际和平城市,纵然历史记忆依然深刻,但珍爱和平传递友好却更能道诉一个历经苦难的城市,对和平的渴望与珍惜。

  和平才是人间正道,让和平点亮公祭的时空坐标。以国之名祭奠亡魂,感召人们正视历史,从历史的厚重中汲取教训,凝聚起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中国力量;以历史的名义审视残暴不堪,引导人们认清当下,在民族记忆的凝重中孕育复兴伟力,以更强大的自我去拥抱更扎实的和平,去践行“构建世界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深意。

  (严海平)

标签:
责编:王宛璐 袁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