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为首发失败的中国民营火箭喝彩
2018-10-31 17:23:00  来源:北京日报  
1
听新闻

  10月27日16时,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伴随着指挥部的“点火”口令,中国首枚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在轰鸣声中腾空而起。遗憾的是,火箭发射后三级工作出现异常,所搭载卫星最终未能入轨。“飞天”任务虽然失利,但舆论场上点赞声依然不绝于耳,无数网友暖心留言“向敢于吃螃蟹的人致敬”!

  作为中国首枚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开创了先河。对于一家商业火箭公司来说,入轨发射才是市场的入场券,此前国内亦不乏尝试,“双曲线一号S”首飞拉开序幕,“重庆两江之星”标注自主创新高度,但它们仍局限于“亚轨道发射”。这一次“朱雀腾飞”,是中国民营企业首次将卫星直接送往太阳同步轨道的突破性尝试,可谓严格意义上的火箭发射。正如有媒体评论的:“朱雀”一小步,民营火箭一大步。这种“从0到1”的首创意义,显然比一时成败更值得大书特书。

  众所周知,航天是一个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领域,纵使美俄这样的老牌航天强国,火箭发射中也多次折戟。对于资金实力、科研能力、人才储备与“国家队”相去甚远的民营企业而言,想发射火箭特别是实现入轨发射殊为不易。就拿大名鼎鼎的SpaceX来说,“猎鹰9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后整个世界为之轰动,但鲜有人知的是,此前一年内,马斯克已经连续4次发射失败,SpaceX一度濒于破产边缘。不论任何领域想求得突破,能承受多大失败才能走向多远未来。这个意义上,“朱雀折翅”仅是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大篇章的一个“逗号”。

  透过这场试验,我们还能看到尖端科技的商业化未来。很多人觉得航天事业与自己很远,其实商业航天与我们的生活很近,市场前景也异常广阔。有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航天产业总额为3293亿美元,其中商业市场收入占比高达77%。眼下,在航天发射领域增加商业元素、引入私营公司,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重要发展方向,SpaceX、蓝色起源等更是成为行业领头羊。相较之下,中国商业航天才刚刚起步,在市场化运作方面与发达国家仍存有不小差距。差距是短板,也是动力,迎头赶上,“民间队”一定会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有益补充。

  曾几何时,面对美国私人火箭的一骑绝尘,中国网友羡慕地发问“中国版的SpaceX何时才能上天?”“朱雀”一跃,留下了历史性的380秒,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尖端科技商业化的星辰大海。这些年,中国科技创新大潮涌动,核心技术频频突破,正如蓝箭航天CEO张昌武在今年4月首届中国航天大会上所说,现在是发展民营火箭“最好的时代”。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砥砺前行,更多“朱雀”将一飞冲天。(范荣)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