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校关系中,双方除了追求沟通交流的艺术,为人处事的基本克制,也别忘了对自身可能存在的任性思维意识的基本克制与警惕。
10月12日,河南荥阳的周先生因为没有按照学校老师给的答案填写调查问卷,并且写了自己的想法,而被老师踢出了班级微信群。
文丨默城
现在调查问卷越来越多,孩子拿回家的调查问卷,家长应该怎么写?据媒体报道,10月12日,河南荥阳的周先生因为没有按照学校老师给的答案填写调查问卷,并且写了自己的想法,而被老师踢出了班级微信群。至于原因,老师表示是因为群里那么多人怕影响不好,而且答案照抄也是为大多数家长考虑的。最后,老师还表示,学校已经知道了这个情况,她也将家长们重新加回到了群里。
又一个家长被老师踢出了家长群,在近几年的舆论场已经数不清是第几个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每一个家长被踢群事件传导到舆论场后,都会掀起大量关注和讨论浪潮。师生交流沟通方面这样一个小小细节,有如此大的流量,其背后的关系与逻辑,值得好好审视一番。
这一次家长被踢出群,原因并不复杂,无非围绕是否照抄调查问卷产生的矛盾。不过,这样一件小事就引发了家长和老师的矛盾,进而产生踢家长出群这种错误的现实示范行为,都说明了家长和老师的沟通出现了问题,再次将家校沟通乃至家校关系提上了舆论议程。
在这一事件中,家长对调查问卷的质疑合情合理,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表达。此时,若老师在面对家长质疑时,能够结合实际给出合理的解释,便也不会发生如此的冲突。特别是,如果照抄问卷确实有敷衍了事的倾向和形式主义的色彩,便也可以借此机会自省,对孩子而言也是一番良好的教育。与家长进行良好沟通,不仅能够实现家校关系的正常向前发展,也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教育引导作用。
可现实是,面对家长的质疑,老师没有给出任何解释,也没有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而是直接将家长踢出群,这确实不合常理,也不合基本人情。进一步解读,社会舆论对家长被踢出群这类事件愤怒不满的缘由,也便能逐渐明晰了,其是源于部分教师踢群行为本身的蛮横无理,以及部分教师盲目的自以为是的观念在作祟。潜意识下的权力任性,便造就了随意而为的任性行为,这也是几出家长被老师踢出群时间背后的真实逻辑症结所在。
家长做问卷没抄被老师踢出群这类事件,虽然只是家校沟通交流中的一个小插曲,但也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与重视,毕竟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无小事。在家校关系中,双方除了追求沟通交流的艺术,为人处事的基本克制,也别忘了对自身可能存在的任性思维意识的基本克制与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