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海水稻”最近遇上了麻烦。我国著名水稻专家凌启鸿近期发表学术文章指出,切不可因有了“海水稻”而过于乐观。科技日报记者梳理了围绕“海水稻”产生的种种争议认为,其实“海水稻”的科学意义毋庸置疑,只是在宣传手段和推广路线上,还有可商榷空间。
海水的盐度通常为3.0%到3.5%,而由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研制,在去年的测产中表现出色的一种水稻材料最高亩产量达到620.95公斤,其生长全周期内水田含盐量浓度控制在0.6%。从盐度通常为3.0%、3.5%的海水,到0.6%的种植用水,如果要配比灌溉,淡水也得占到灌溉水80%以上。这意味着,耐盐水稻品种还是需要充足的淡水灌溉作栽培保证。这当然距离公众所理解的海水稻概念相去甚远。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认为,他们的“海水稻”并非按字面意思理解的在海水中生长的水稻。它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可以长在盐碱地和滩涂。科技日报说,专家们认为,从来没有这样的俗称。既然如此,又何必用“海水稻”这样的名字?
这首先是对科学的不尊重,从3.0%、3.5%,到0.6%,这并不是细微差别,而是巨大的差别,它的应用价值也是完全不同的。这也很容易误导公众,让公众误以为只要用海水浇灌就可以了,以为从此沿海滩涂将是一片稻花香。而耐盐碱水稻试种成功以后的轰动效应也说明了这一点,大家都忽视了它真实的生长环境。我国很早就在研究耐盐碱水稻,全国有多支不同团队在做,可是长期以来默默无闻,取名“海水稻”后一炮走红,研发团队各种荣誉利益随之而来。
科学容不得半点含糊,科学最讲究的是实事求是,钉是钉铆是铆,否则就容易产生不良的社会示范效应,一分可以能被说成十分,明明只有一点疗效就可能被包装为神药,这一点我们在诸多领域都看到了。有专家提到了这些年,科技界有浮躁之风,认为,“做研究可以,但别总想着‘抓眼球’。拿商业营销那一套来做包装,就丢了科研工作者应该有的严谨、客观。”这也正是公众所担忧的地方。其实,抛开名字上的争议,耐盐碱水稻的科学意义有目共睹。传统农业生产用水的含盐量不能超过0.1%,而耐盐碱水稻在0.6%盐度的环境下仍然能获得丰收,这已经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了。我国是个淡水资源相对比较匮乏的国家,但不管南北,都有大量的滩涂资源,还有大面积的盐碱地,耐盐碱水稻耐盐度每提高一点,就可能有更多的盐碱地迎来生机。
在盐碱地上种水稻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科学家应该有这个雄心和毅力,耐得住寂寞,淡泊名利,一点点将梦想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