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中国航天事业迎来第三个中国航天日。“设立‘中国航天日’,就是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一语道出设立中国航天日的重大意义,让航天梦逐渐走进大众心间。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从1956年中国创立自己的航天事业,到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再到如今“神舟”飞天、“北斗”指路、“天宫”览胜、“墨子”传信、“嫦娥”问月等一项又一项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中国航天科技不断刷新纪录,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载人航天精神。
“我是中华民族子孙,我是钱氏家族的后代,我的根在中国,中国是生我养我的土地,我只图报答她。”上世纪40年代末,钱学森在祖国的需要面前,毅然决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投身中国航天事业。祖国的需要高于一切,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这是一代代航天人心中高扬的旗帜。他们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作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写就了载人航天精神的丰富内涵。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曾几何时,航天大国俱乐部里根本没有中国的席位,但几代中国航天人硬是凭着“不服输”的一股劲,咬定青山不放松,埋头苦干,不畏难、不气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把困难踩在脚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几十年如一日地迎难而上、奋斗不止,使我国稳步迈入了航天大国行列。航天事业的每一步前进,航天技术水平的每一点提高,都是航天人克服困难、锲而不舍努力取得的成果。正是骨子里继承和发扬了载人航天精神,才有一项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一道道科学难题的破解,一个个辉煌成就的取得。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凝聚着几代航天人的艰辛和奉献。长期以来,广大航天工作者默默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困难和压力,不计个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以苦为荣,以苦为乐,无怨无悔,甘当无名英雄。他们为航天事业奉献了青春年华,奉献了聪明才智,书写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敬可佩的时代英雄。淡泊名利、默默奋斗,这是中国航天人60多年征程中表现出来的最可贵的品质之一。
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困难极大、风险极高。只有坚持把工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摆在首位,把开拓创新与求真务实相结合,严格按照科学规律,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道程序、每一个部件、每一项操作,才能为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有困难共同克服,有难题共同解决,有风险共同承担,不分主辅,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凝聚成一股气势磅礴的强大合力,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势必高歌猛进、捷报频传。无论哪个领域,无论什么工作,无论何种岗位,都离不开这种载人航天精神。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纵观世界,科技的发展令人目不暇接,各国都在倾力抢占制高点。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弯道超车”让世界惊艳,精神的力量格外重要。未来要实现更多核心技术突破,不被别的国家卡脖子、牵鼻子,就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在自主创新上取得更大进步。(丁建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