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府向首都市民发放30万张春节庙会门票活动备受市民欢迎。截至2月10日20:05第三轮抢票结束,30万张庙会门票被全部“抢光”,地坛庙会门票更是2秒内即被抢光。有关部门提醒市民,抢票成功后请尽快到预约的换票点换取纸质门票。
现在提到过年,不少人共同的感觉是“年味淡了”“过年没什么意思了”。由此延伸出来的一个现象是,人们已经越来越不像过去那样期盼过年了,包括孩子,对过年的期盼感也远不及过去了。
“年味淡了”的现象,确实有发展的结果。过去由于条件差,日子过得紧巴巴,很多好东西只有到春节才有机会接触。同样是吃饭,过去“不知道吃什么”,是因为食物匮乏,几乎没有什么好东西可吃;现在“不知道吃什么”,是因为食物充备,平时好的吃多了,根本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打动自己。“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准不断提高,春节带来的物质快感,已经慢慢削弱了。
如果说物质层面的“年味淡了”,不仅不是坏事,反而是一件好事的话,那么精神层面的“年味淡了”,则触动了人们的文化痛感。生活是需要仪式感的,春节是一个富有仪式感的日子。而现在,与春节有关的仪式,慢慢被忽视和放弃了。当春节失去了文化加成,也就成了一个空心的节日。遑论这样的黄金周,也不是只有春节这一次,即便连放假,似乎也没有那么吸引人了。
在强调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今天,一个没有年味的春节,显然是一个大问题。应该说,面对这个问题,方方面面还是重视的,只是这种重视,很多时候是以感叹和呼吁的形式出现,实质性的举措相对较少。让年味浓一点,并非无计可施、无路可走,就目前来看,完全可以在主动性上做一点文章。
于个体而言,不妨让日子过得更有仪式感一点。北京有个歌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歌谣记载的春节仪式,对很多人来说是熟悉的。当然,由于时代不同了,没有必要完全重复过去,但尽量保持一点年俗,让春节更有仪式感一点,显然是可行的。
于社会来说,也不妨多一些文化设计。30万张门票被北京市民“抢光”,从中可以看到庙会的受欢迎度。事实上不仅在北京,很多城市的庙会,都有着广泛的粉丝。时代背景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庙会本身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但庙会对年味的集纳这一点却没有变。有人说过,北京虽然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但如果没有庙会的话,还真难找到“年味”。可以说,庙会的存在,满足了人们对于年味的向往。进一步讲,如果我们多一些庙会这样的文化设计,年味显然会浓得多。
当然,现在的庙会也有不少问题。正如有人批评的,相对于过去,现在的庙会文化味道淡了一些,而经济味道浓了一点,甚至有些庙会弥漫着和只剩下浓浓的烧烤味。问题需要正视,也需要解决。如何让庙会更有文化味道,已然提出了要求。但不管如何,庙会还是起到了“年味加工厂”的作用。特别是在城市,如果没有庙会,那这个春节与平常假期似乎也没有根本区别。
正是由此出发,如果我们的社会,特别是政府加强文化设计,多一些类似庙会这样的“年味加工厂”,那么下一代的春节记忆依然会保存。(东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