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工作时,明确一系列“走在前列”的具体目标举措。各相关部门和地区主动对表,担起责任,积极作为,“跳起来摘果子”,推动各项任务尽快落地见效,为新时代“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注入新活力。(1月29日《新华日报》)
“走在前列”成为今年江苏省两会的一个高频词,被省领导和与会的代表、委员所津津乐道。
对江苏省而言,“走在前列”是责任是使命是担当,更是追求是光荣是奉献。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希望江苏牢记“两个率先”光荣使命,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推动“五个迈上新台阶”。可以说对江苏的发展寄予了厚望与深情。
江苏有“走在前列”的基础与实力。江苏科教资源丰富,曾连续7年创新能力居全国省区首位,全省拥有普通高校141所,各具优势与特色。这是我们能够做到“走在前列”的科技基础。前不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王泽山和侯云德共同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泽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而侯云德先生则出生于江苏常州,二人都跟江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党的十九大以后,总书记第一次到地方视察,就来到江苏徐州,并就壮大实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等提出一系列要求。这是对江苏工业发展成绩的肯定,更是莫大的激励。江苏的产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这是我们可以做到“走在前列”的工业基础。江苏的广大干部群众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勤于学习、勇于创业、敢于拼搏,这是江苏能“走在前列”的政治基础与群众基础。
江苏有“走在前列”雄心与壮志。2003年,江苏省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提出了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这样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江苏,并对江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推进经济发展高质量、改革开放高质量、城乡建设高质量、文化建设高质量、生态文明高质量、人民生活高质量等要求。这“六个高质量”,涵盖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这也意味着,今后谈江苏发展,不管涉及哪个方面,都可以并且也必须做到“走在前列”,当好先行兵,树立榜样,提供范例。
江苏有“走在前列”的目标与路径。在今后五年,江苏将立足本省、放眼全国,以全球视野,在新的历史高度下,找准发展定位,主动作为,努力在全国发展大局中走在前列,做出江苏作为。按照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六个更加”要求,即经济发展更高质量、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文化发展更加繁荣、城乡区域更加协调、社会治理更加完善,江苏人民正意气奋发地走在创新创业创优的大道上。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人以抢抓机遇、敢于争先的姿态加快发展,在全国保持了领先地位。过去的江苏,以自己的成功证明了一切,未来的江苏,一定能在“走在前列”的征程中再展风流!(周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