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郊区有一座很火的公益图书馆叫“篱苑书屋”。在许多网络游记中,它都是必游景点。美国Business Insider网站曾选出全球18家最美的图书馆,篱苑书屋是国内唯一上榜的一家。
现在发生了一件尴尬的事情。微信公号“做書”发文称这家最美图书馆“满屋都是盗版书”。文中例举了书屋内的多种盗版书,例如《白鹿原》封皮和内页写的竟不是同一家出版社,一个并不存在的“世界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余秋雨精品集》《郭敬明精品集》等系列丛书。
盗版《白鹿原》(图片来自“做書”)
篱苑书屋负责人潘希回应称,自己很抱歉,她从来没有意识到会出现盗版书。她说,“篱苑书屋70%的图书来自读者捐赠,我也没有买过盗版书……关于盗版书的问题,我真的是忽略了。”
“满屋都是盗版书”的说法或许有点夸张,但单是“做書”曝光的“有图有真相”的盗版书已足以贻笑大方,更是与“最美图书馆”的称号形成鲜明反差。
篱苑书屋本是一个公益项目,起初是建给附近村民和孩子的。后来成名之后,不少人专门前来观光游览。不管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这都是一个走偏的公益项目,令人遗憾。
篱苑书屋内部。(图片来自蚂蜂窝)
一个图书馆最重要的是书,建筑再美都在其次。博尔赫斯有句名言:“如果有天堂,那应是图书馆的模样”。博尔赫斯强调的应该是图书馆的藏书功能,而不只是图书馆自身的模样。美的建筑可以与书籍相得益彰,但建筑是为读书服务的。盗版是对知识与作者的不尊重,不管什么性质的图书馆都应对盗版书坚决说不,这是最起码的标准。
篱苑书屋外观。(图片来自蚂蜂窝)
而对公益项目来说,后续的管理运营比起初的创意灵感更重要。当“最美图书馆”充斥着盗版书,这就不只是“形式大于内容”,而是“形式压倒内容”了。盗版书对专门来拍照的游客或许无所谓,但对村里的孩子是一种不负责任。
我们现在追逐的不少流行事物都有“形式压倒内容”的倾向。比如近年成为网红的“最美图书馆”就不止这一家,但慕名而往的人似乎大都是为了拍照而非看书。还有一些门前排长队的网红食品店,却被曝出食品质量有问题或者存在雇人排队情形。
在这个时代,或许更应该强调的是本分而不是“美”。图书馆就应该收集好书,面包店就该做好面包,“里子”守不住,“面子”早晚要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