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流动时代,给孩子稳稳的幸福
2017-08-14 17:29:0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张 凡  
1
听新闻

  “当我搬起砖头时,我无法拥抱你;当我放下砖头时,我无法养活你。”一句话,道出了不少留守儿童父母心底的无奈。时值暑假,留守儿童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种新闻亦不时见诸报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观察留守儿童生存状态、生活状态和心灵状态的窗口。

  一段时间以来,留守儿童进入大众舆论场,体现为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为现实的无奈,前不久一段被称为“格斗孤儿”的视频引发热议,这些格斗少年不少都是留守儿童,“这边有牛肉、鸡蛋,在老家的时候只有洋芋”,折射出部分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另一种则是社会的关爱,从大学生支教队不远千里奔赴乡村,到留守儿童夏令营在不少地方正式开营,再到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吸引越来越多人参与,整个社会关注、关爱、关怀的脚步从未停息。不同的舆论面向说明,现实的压力与社会的关爱同在,成长的烦恼与改变的希望并存,有无奈但无奈在改善,有关爱但关爱还不足。

  当然,即便没有生存问题的困扰,很多留守儿童也在生活中遭遇成长的烦恼。“我读小学时,天天回家,看不到你。读初中时,一个星期回家一次,看不到你。读高中,一个月回来,还是看不到你。等到读大学,一年回来一次,能不能见上还要碰运气”……孩子的倾诉,说明相比于物质匮乏,孩子更需要精神的陪伴和心灵的依靠。前不久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显示,一半以上的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一年见面次数少于2次。而那些能够趁着暑假到城市和父母团聚的“小候鸟”们,却往往被困在出租屋中,经历着“二次留守”……留守儿童不是“问题儿童”,但是父母的陪伴缺席,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留守儿童在性格养成、教育发展、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状况。这说明,关爱留守儿童,更应从物质层面深入到心理诉求和精神成长层次,他们的精神世界更需要浇灌与滋润。

  在这方面,父母是第一责任人,父母的存在,也是任何第三方所不能取代的。我们无法要求所有父母都必须陪伴孩子成长,因为他们也有“穷怕了”“不出去打工,怎么养活孩子”的无奈,但即便远隔城市与乡村,也可以有更加紧密的亲情联系。网络互动、视频聊天、常回家看看……这些在不能团圆的硬约束条件下的“次优选择”,尽管不能做到朝夕相处,也仍然能够弥补父母缺位带来的心灵孤独。

  当然,关爱留守儿童的精神成长,还需要全社会形成关爱的合力。留守儿童的产生不是简单的父母选择的结果,而是中国社会发展和转型中城乡矛盾与地区差距的缩影。扶持“父母返乡”创业就业,让农村也能承载起家庭的重量;为“儿童进城”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城市也能涵养亲情的温度。近些年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等措施纷纷落地生根,“儿童进不了城,父母回不去乡”的难题开始破解;政府和社会各界持续发力,推广“免费午餐”、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赢未来”计划,有企业探索用人工智能合成父母的声音为留守儿童讲故事……国家的行动,社会的努力,正在汇聚成关爱留守儿童的温暖力量,不仅给予他们基本的物质保障,更给予他们充分的精神陪伴。

  在一场留守儿童摄影展上,孩子们用稚嫩的笔写下的梦想,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在大学当数学老师”“我想当特警”“我想当消防员”“我想当博士生”……即便现实不够完美,但孩子们的梦想依然绚烂。守护他们的梦想,让他们在流动时代也能拥有稳稳的幸福,呼唤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行动。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