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处世界遗产是中国及中华文明响当当的文化名片,但如何让这张名片在历史的进程中始终熠熠生辉,避免旅游产业化的无序增长、野蛮扩张,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过去一个星期里,中国有两处旅游胜地申遗成功,令亿万国人兴奋不已。的确,跻身世界遗产不仅代表着国际社会对某一地独特的自然或文化价值的认可,也往往意味着接踵而至的投资、保护和更加丰厚的旅游业收入。但在中国日渐成为“世界遗产大国”的进程中,有一些东西还是要做反思。
就以刚刚成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鼓浪屿为例。在过去的五年间,我总计去过鼓浪屿两次,两次的印象十分不同,第二次与第一次相比几乎是断崖式的滑坡。除大量历史建筑因年久失修而呈现出的令人触目惊心的衰败景象外,岛上的常住居民数量似乎也出现了大规模的下滑:入夜之后,随着在厦门岛上住宿的游客纷纷乘船离去,整座岛几乎瞬间停止运转。此外,露天烧烤遍地都是,空气中荡漾着木炭燃烧和鲜鱿鱼上的辣酱被猛火灼烧后的味道。当有厦门朋友提起鼓浪屿的变化,就会立刻表现得心痛不已。作为旅游胜地的鼓浪屿,渐渐不再拥有了其原初的身份——人居的岛,不知这是不是旅游业的本意?
类似的情况在中国其他的“世界遗产”处也有体现。丽江近年来频发的宰客及暴力事件让这座梦幻般的古城蒙尘,整座古城的过度商业化也时时见诸旅游博主痛心疾首的笔端。在一些风景秀美的世界自然遗产景区,频频可见既无章法、又无美学的丑陋的现代建筑。此外,我曾不止一次在被冠有“佛教/道教”圣地的著名景区,被各类披着宗教外衣贩卖迷信用品、一言不合就对人诅咒的不良商贩骚扰。
如果说放任自流是对待“世界遗产”的一种极端做法,那么过度保护就是另外一种极端。前者必然导致管理不善、恶性事件频发的问题,而后者则有可能带来牛嚼牡丹的后果,即以种种出于善意的考量,给当地的历史文化造成难以逆转的破坏。这两种问题,在中国的各类世界遗产处都有或隐或显的体现,这也是在同类型的旅游胜地之中,位于欧美国家的总比我们国内的给人的体验更好的原因。在旅游业的管理和决策工作中,我们仍然于总体上秉承着产业的思路而非文化的思路,即使在技术上基本实现了“修旧如旧”的效果,却仍然在诸多细节上手足无措着。
拥有52处世界遗产的中国,自然是当之无愧的观光大国,但我们距离旅游业强国显然有着不小的距离。一方面,国家的旅游管理部门亟需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或措施,阻止地方管理者对旅游胜地的自然及文化生态构成破坏,哪怕是出于善意的破坏。另一方面,如何优化景区及旅游从业者的收入结构,避免旅游产业化的无序增长、野蛮扩张,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52处世界遗产是中国及中华文明响当当的文化名片,如何让这张名片在历史的进程中始终熠熠生辉,而不是将其换算为迟早会花光的真金白银,才是“世界遗产”体系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意义。(常江 文化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