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举国上下进入一年一度的“高考时间”,“丢失准考证”的诈骗套路又应景一般出现了。之所以称其为“套路”,是因为类似的虚假信息最早可以追溯至四五年前,不同的只是里面提到的那位“马大哈”考生——前两年叫杨雷雷、白娅倩,今年改成了刘明炜、张超等,以及等待善良的人上钩的联系电话。对此,多地警方日前郑重提醒:骗子正在利用你的好心,信息里的电话号码不要随意拨打,概言之就是“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骗子套路多,早已为人们所领教了。从“儿子”被抓进看守所需要“打钱捞人”,到快递包裹有违禁物品需要处理,再到账户冻结、转移需要输入密码“保全”,可谓花样繁多。相比于这类吓唬式的诈骗剧本,“丢失准考证”显然走的是另一条不同寻常之路,即在抓住受害者急于求助心理的前提下,利用人们的好心来扩散不实消息,用普通人的善意来给诈骗信息“背书”,从而降低了人们的心理防线。这样的手法看似异类,但其实并不鲜见,还有一个经典“剧本”就是“网络论坛时代”颇为流行的“‘熊猫血’求助”。比“丢失准考证”更厉害的是,相关帖子甚至用同一个急需输入“熊猫血(一种较为罕见的Rh阴性血型)”的求助者姓名,3年“辗转”国内7所高校,以“爱心接力”的套路让一波又一波人上当受骗。
学理上,有人将这种套路称之为准“都市传说”,即从一些真实事件得到启发,添油加醋地编造一些容易引起人们惊恐、担忧的故事,借此反复传播。根本上说,这种套路的“剧本”是基于个体心理和认知水平的。当年有专家就分析说,“‘熊猫血’求助”的帖子一度很流行,与当时网络公益慈善的兴起有很大关系,对那些看似“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信息缺乏质疑的态度。时至今日,随着公众辨识经验增加,该求助很难让人再轻易上当。所以,阻止这类信息的扩散,第一步当然是个体层面的。高考牵动着每一位学生家长的心,乍一看到这样的消息难免会“急人之所急”,然后动用“举手之劳”,无意间为骗子助攻,确实应该按照警方提醒:“随便网上一搜就知道真假了”“不要一看到求帮助求转发就转发。”
长远来看,“丢失准考证”的套路十有八九也会像“‘熊猫血’求助”那样,随着个体认知提高而逐渐失去传播力。问题在于,相比于一些“都市传说”只是在制造离奇故事,“丢失准考证”的最大危害在于,它是诈骗的载体,是否只能眼睁睁等待其随着时间推移和人们经验的增加而自然消亡?对“丢失准考证”的诈骗信息,从媒体到警方都第一时间进行辟谣,比以往反应更加快速。不过,依然值得追问的是,在电话实名制越来越普及和完善的今天,相关部门是否应该顺藤摸瓜追踪这些不实消息的幕后元凶?还有那条“信息里的电话号码不要随意拨打”,大概潜台词对应的是网友所说的“吸费电话”吧,那么,网友所说是否准确?这样的电话又是谁注册的?因何能存在?
假如想得再仔细一些,还应该看到,很多诈骗信息不但利用了人们缺乏辨识经验的弱点,关键是抓住了人们的某种恐惧、焦虑、害怕的心理,以致“病急乱投医”。就“丢失准考证”来说,这样的现象在近千万考生中肯定是客观存在,免不了会出现。如若要让考生家长在事发后能更淡定的话,同样需要主管部门利用新技术提供更便捷的补救措施,在机场都能办临时身份证的今天,考生身份的查验是不是也应该再提高一下?梳理下来不难看到,无论是公众的善意转发,还是相关部门的查处力度,以及高考主管部门的服务,都有可能成为无意间助攻“丢失准考证”骗局的一部分,不但公众要多警惕,其他方面也应该把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