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大走访大落实, 要突出一个“土”字
2017-06-01 07:3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新华日报  作者:贾兴民  
1
听新闻

  睢宁县将“党员干部大走访、‘两聚一高’大落实”,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载体,要求党员干部在大走访中丰富“学”,在大落实中踏实“做”。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党员干部走村入户、为民解忧,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也改善了机关作风。然而,不可否认,在大走访中有部分党员干部不接地气,与群众交谈时爱打官腔,不说“土话”;出谋划策时“贪大求洋”,实用的“土方子”不多……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好,将会使大走访大落实效果“缺斤短两”。

  双脚“沾土”,方能心中有底数。我走访一位老人家,老人跟我说一名同志小孙去他家走访,他当时不在家,邻居说他下地去了。小孙就步行到离村5里远的田地里找到他,记下了反映问题。老人看到小孙走得满头是汗,浑身是灰,心里既温暖又感到有些过意不去。我听到这件事,感触颇深。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是真走访、办实事,谁又是作秀场、摆样子,群众心里一清二楚。群众又是朴实善良的,干部为群众办了一点小事,群众就会一直念着他的好。反观有些走访的干部,很“娇气”,“坐小车”进村,走访只走水泥路,不走土路,生怕自己的皮鞋沾土、衣服沾灰。群众看在眼里,怨在心里。这样的走访,没有正能量,只有“副作用”,更不可能访到实情。我不止一次地要求走访干部,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多到农民的家里去看生活状况,到田间地头去看收成,坐在堂前炕头与群众拉家常。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喝一碗茶,这样才能拉近距离,才能访到群众心里,访出真实民情,做到心中有数。

  多说“土话”,方能贴近老百姓。我听走访的党员干部说,有些人反映群众不愿意同他们多说话,甚至看到走访党员转身就走,他们感到不解。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不怪群众,怪就怪党员干部自己。有部分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的、没有农村工作生活经历的党员干部,到基层走访,不熟悉与群众沟通的技巧,只会说普通话、书面语,不会讲方言土话;只会照本宣科,不会拉家常;只会东拉西扯,讲不到点子上。甚至有的党员干部大讲官话套话,引起群众反感。这说明,不仅要真走访,还要会走访。“大爷,去年土地经营收入多少元?”与“大爷,去年田里收了多少?还够吃的?”同样都是了解群众收入的一句话,不同的问话方式,得到的结果也会截然不同。多说“土话”、多说群众“听得懂”的话,多与群众拉家常,这样才能访到民情、温暖民心。我们要加强对走访干部的培训,组织年轻干部上“农校”,请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讲授农村基本情况、生活常识、方言地理、交流技巧等。在实际走访中,老党员与年轻党员结对子,在实践中“传帮带”,帮助年轻党员熟悉基层工作,提高实践能力。

  开好“土方”,方能解决疑难症。大走访不仅要“访”到,更注重“帮”到,不仅问需于民,更要解民所需。俗话说“土方子治大病”,农村的问题最终还要到农村中解决。走访的党员干部应该多想“土办法”、多开“土方子”。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拜群众为师、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制定接地气的解决办法,不能“贪大求洋”,片面追求“高大上”。在农村,一到五六月份,杨絮满天飞,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有的走访干部建议仿照城里使用的高压水炮,给杨树“洗澡”,而很多群众则认为城里的“洋玩意”不适合农村,农村面积大,杨树多,光靠打水炮既忙不过来,也费钱,还不能根治。我们广泛征求了群众意见,决定在全县开展“百村万树”工程,栽植无絮杨、银杏等替代树种,既解决杨絮问题、美化环境,又促进群众增收,一举两得。农口走访的同志跟我说,很多农民想开办家庭农场,流转土地经营,又怕风险大,不知道怎么干,如果有人带头干,他们愿意跟着学。于是我们先在几个镇试点推行“合作社建在支部里”,让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放出样子。群众看到了实惠,逐渐迈开了经营流转土地、增收致富的步子。当党员干部“把群众事当作自家事来干,把百姓事当作自己事来办”,就能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不遗余力为百姓办事。

  大走访、大落实是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抓手,也是党员干部走出机关听民声、深入基层问良策的有效载体,更是转变工作作风、拉近干群关系的实践路径。大走访中要突出“土”字,让群众切实体会“亲”字,感受“实”字,回复“赞”字。

  (作者为睢宁县委书记)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