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公开演讲中表示,在国内社会保障的公平性仍不完善的情况下,国家为保障社保制度财务可持续性,应向“名义账户”转型,激励人们多缴多得,扩大个人账户,降低社会统筹。此番言论再次引起人们对社保改革的关注。去年年底,我国将社保确定为2017年要加快推进改革的四大领域之一。社保改革到底该如何推进,是一个大问题、真问题。
推进社保改革,必须明确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目标,即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更加公平”这个目标,目前尚存不同理解,但大部分人倾向于赞同郑秉文的观点,即我国社保在代内公平上仍有所缺失,代际公平更不乐观。因此,如何推进代内公平、逐步趋向代际公平,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这内含着诸多命题,比如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保障的公平,如何细化各类公平的关系,如何跨越现有非公平的鸿沟。
推进社保改革,必须解决我国社保制度中的“大锅饭”问题。由于国内外同时面临经济压力,我国已连续多年存在结构性财政缺口,且缺口数额呈不断扩大趋势,由2008年的0.4%逐渐扩大到2015年的4%。特别是在老龄化的冲击下,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本来就面临着缴费者少、领取者多的风险,加之距离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目标时间越发紧迫,加快改革势在必行。
1997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个人账户的记账规模和管理模式,全面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统账结合”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与充分肯定。但在实际运行中,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本质上仍然是现收现付制,空账问题长期备受关注。更重要的是,近年来年轻人参保意愿不高,浙江省首现参保人数负增长,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遭受挑战。因此,必须进一步降低正规就业者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费率,增强参保的吸引力,让参保者及时分享参保收益,同时,继续完善做实个人账户制度,帮助参保者做好养老规划。
推进社保改革,必须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分步推进的关系,处理好各地探索与全国统领的关系。目前来看,各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推出了不少社保制度方面的创新之举,但这些创新举措缺乏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有的甚至有固化已有利益链条之嫌,不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明确指出要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的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制定城乡居民医保政府补助三年规划,在提高政府补助标准的同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比重,逐步将个人缴费与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水平挂钩。推进这一改革,需要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明晰改革导向,完善顶层设计。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一项关系民生福祉的大事,涉及每一个个体的生活品质,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有关部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深化改革不止步,让老百姓真正享有改革红利和发展实惠。
(作者:荆林波,系中国社科院中国社科评价中心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