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很多人都被新华社记者的一篇跟踪采访报道深深感动了。这篇题为《3岁的等待与33岁的归途》的报道,描述了一名在广东东莞打工的80后湘西青年,在春节到来之际,回家的24小时行程以及其行程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而最打动人之处,无疑是3岁的儿子穿着厚厚的衣服、戴着帽子在村口等候。
尽管不乏设计和安排的含义,毕竟,3岁的孩子不可能如此精准地知道父亲回来的时间,大人们也不会舍得让这么小的孩子在寒冷的冬天站在风口等待自己的父亲,但我还是被感动了,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为这对父子的团聚而高兴,也为孩子的留守和等待感到难过。
如果说这名3岁的孩子在村口等待父亲还有些安排痕迹的话,那么,另外一些在村口等待、守望的人,可能就没有任何安排和做作的痕迹了,那就是父母,每个在外工作、在外打工、在外学习、在外生活的年轻人,也包括已经做了父母的人的父母。不仅是春节,其他传统节日,他们也会守候在路口,静静地等待,静静地守望,期待着奇迹的出现。
也许,孩子们的等待,除了想念,还有些其他愿望、其他想法的话,如希望父母带点好吃的回家、过年能给自己买身好看的衣服、带几件玩具回家、带自己到外面玩玩等。唯有父母,除了团聚、除了思念、除了担心,不会有任何其他念头。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能够与儿女们在一起,就是能够在节日一家团聚,而见面后关心的也是儿女胖了还是瘦了、白了还是黑了、工作辛不辛苦、生活是否习惯、身体好不好、在外不要省钱、不要与人发生矛盾,等等。如果尚未成婚的,则会再问问有没有朋友、何时带回来给父母看看之类。其他的,就是仔仔细细地盯着儿女看,就是使尽浑身解数,给儿女们做一桌他们最喜欢吃的饭菜,且不允许儿女们动手。
都说家是最温馨的港湾,殊不知,父母才是存放儿女心情最甜蜜的地方,只要有父母的思念、父母的唠叨、父母的惦记,心就永远不会孤独,永远都有归宿,就能时刻回到父母的身边,享受在外面永远享受不到的快乐和温馨。
不错,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都很快,时间也都安排得非常紧凑,特别是各种社交工具的诞生,让多数在外生活的人都有了打发时间、消磨时光的手段,譬如手机,譬如电脑,譬如各种娱乐方式,加上各种加班,留给自己用于思念、想念的时间越来越少。只是,在遥远或不遥远的地方,总有一颗心、一双眼、一个身影在思念、在守望、在等待着自己,等待着意外的惊喜。纵然他们知道这样的等待有点奢侈、有点枉然,但是,他们仍然在等、仍然在望、仍然在守候。
因为,这已经是他们的习惯,一个从儿女离开身边以后就已经养成的习惯。
现在,春节又到了,各种等待、守候、守望也开始了,而越临近春节,等待的心情也更迫切、守候的次数也更密集、守望的感觉也更强烈。此时此刻,如果儿女们不能来到身边,对他们来说,将会何等的失望、何等的沮丧。如果能够抽出时间去满足一下父母的心情,哪怕很短的时间,对父母来说,也将是极大的安慰。
在寒风中等待、等候、守望,已成为多数父母的习惯,而对子女们来说,愿不愿满足父母的愿望,能不能满足父母的愿望,能多大程度满足父母的愿望,已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考题。这道题的答案,显然不在父母手中,而在子女手中。工作忙,恐怕早就不是借口,而是托词。因为,对绝大多数父母来说,他们希望儿女能够在春节团聚,但也绝不是唯一的团圆要求,他们的愿望只有一个,就是能够经常看看儿女、听听儿女的声音,能够把对儿女的思念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
春节到了,新年到了,天下的儿女们,都尽可能地回家看看吧,不要让父母在寒风中等待、等候和守望。那份等待、那份等候、那份守望太沉重,我们都受不起。(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