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如何突破办刊瓶颈,一直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话题。不久前公布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收录集刊(2017—2018)目录》,因为事关不少刊物能否成为“C刊”的切身利益,引发不小震动,一时众说纷纭。
所谓“C刊”,是指进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目录的刊物。CSSCI是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利用文献计量学原理开发研制的文摘数据库,用于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简言之,就是通过计算论文被其他作者引用的次数,来评估其影响,本质上所体现的是论文基于被关注度、被引用量而具有的影响力。能否在目前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科学术性期刊中被选出来成为“C刊”,被视为学术期刊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
然而,从本来意义上说,CSSCI的作用在于评价学术论文影响,而非评价期刊质量本身;用是否进入“C刊”,决定刊物的地位、影响甚至命运,实属功能异化。然而现实却是,能否在“C刊”发表论文,或者在什么等级的“C刊”发表论文,决定了研究生能否毕业、研究者能否晋升职称,而这些又与学位授予、学术荣誉、项目申请、课题结项、学术职位等密切相关。可以说,“C刊”论文是决定学者地位、学院或大学科研实力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一篇论文被关注度高,被引次数多,虽然说明它的影响大,但并不等于质量上乘。因为“影响大”未必是好的影响,也有可能是被引来作为批评靶标,这是引证指数或影响因子本身体现不出来的。而由于引证指数与影响因子几乎不考虑学科差别与研究者群体的因素,也会导致非社会热点的基础理论研究、研究人员数量偏少的小众学科,居于不利地位。更何况,一些期刊与期刊之间、期刊与作者之间恶意利用评价体系规则,私下安排相互引证等行为,并不鲜见。如果任由“影响因子崇拜”来决定一切,可能损害学术伦理、弱化基础理论研究,对于整个国家的学术来讲,不利影响显而易见。
在人文社会科学界,“C刊体系”近20年之所以能够畅通无阻,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当前学术评价体系不健全,而这又源于学术共同体的内在缺陷。所谓“文无第一”,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开放性,导致很难像自然科学那样一目了然地判断其正误优劣,而高度依赖于评价者的个人学养、学术品德,以及一套行之有效的学术伦理与规范机制。反观一些学术发达的国家,正是因为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促进了学术共同体的健康发育;而健康的学术共同体,反过来又能够促进学者的自律与自制,更好地维持学术规范和学术伦理,制约学术不端。两者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了学术的发展和繁荣。
让人文社科期刊的评价体系回归正常,关键在于营造一个更为健康的学术共同体。对中国人文社科学术界而言,在关注C刊引发学界集体焦虑的同时,需要一颗更加冷静客观的平常心,真正将学术研究当成一项有尊严的志业,在强调自我反省与自律中,形成更加具有约束力的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最终不断建设和完善更为健康的学术共同体。如此,学术评价就既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相互猜疑的黑箱游戏,也不是完全依赖于引证指数与影响因子的数字游戏,而是秉持公心、服务国家社会的学术工具。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