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别把亲人关心当成“恶意”
2017-01-19 15:00:00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毛建国  
1
听新闻

   一首“神曲”的流行,往往不是因其有多大的艺术成就,而是因其切中了一个时代的表情,轻松走进人们的内心,迎合了人们一段时间的所思所想,包括殷切的期望与深深的焦虑。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制作的几首“神曲”,其流行莫不如此。这首《春节自救指南》,也是这样。

  正所谓“有钱没钱,都要过年”。在并不遥远的过去,提到过年,人们大多是一种期盼,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充裕,这种期盼日益稀薄,甚至被一种焦虑代替。

  确实,很多年轻人回家过年,都会被问几个“怎么样”。“找对象了吗?”“有喜欢的人了没?”“一个月工资有多少,到我单位工作要不要?”……并不否认,在“怎么样”的问答中,有着许多难以言说的痛。特别是那些已经城市化的年轻人,在很多问题上有着自己的想法,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问话,短短几句难以说清,说起来也有可能不被理解。但是,类似这样的问话,真是一些人理解的拷问,暗藏着“满满的恶意”吗?七大姑八大姨,真的只是想看年轻人的笑话吗?那一句“都是为你好,爸爸妈妈很伤心”……真的只是“漂亮话”吗?

  实事求是分析,大多数的问话,都映射着亲人们的关切。拿很多人不愿意面对的婚姻大事来说,亲人家人的关心与过问,有着实实在在的温度。如果年轻人用心去体会,完全能够感受得到。当然,由于价值观的不同,七大姑八大姨关心的未必是年轻人在意的,七大姑八大姨过问的未必是年轻人想要回答的。但不管如何,不能把亲人家人的关心与过问,一概理解为是“满满的恶意”。

  可以说,在过年回家这个话题上,每年都存在着被夸大的焦虑。相比较而言,如果在外奔波一年,回到家没有人关心这一年怎么样,这才是最大的悲剧。有很多人关心你,过问你的事业和爱情,并不是什么恐惧的事,这反而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今天我们讲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其实到了春节的时候,也要有道德自信、亲情自信。别把亲人的关心当成“恶意”,从冰窟窿里走出来,其实原野上已有小草破土了。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