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住房租赁政策已全部下发。据不完全统计,未来五年,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将提供超过250万套租赁住房。业内人士认为,推进房屋租赁将成为重点城市楼市调控政策主要方向,房地产行业将从重购轻租向租售并举转变,从而促使房地产真正回归居住属性。
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楼市“风向标”。如今,这四大城市共同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应该说同样具有“风向标”意义。北上广深如何具体发展租赁住房,不仅这些城市市民很关心,因为这关乎市民居住权益,而且其他城市管理者也会很关注,因为北上广深的决心、做法等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首先,一线城市“组合拳”怎么打具有示范意义。由于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较快,面临的问题也比较复杂,监管者治理楼市的经验较为丰富,所以一线城市出“拳”会有引领作用。从具体做法来看,都是多措并举,包括保护承租人稳定居住权、落实税收优惠、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提升租赁住房生活配套功能……
也就是说,一线城市多记重拳同时打出,既彰显出发展租赁住房的决心,也给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参考的“武器”。虽然每个地方情况不同,但很多措施可以互相借鉴,这不仅有助于增加其他城市大力发展租赁住房的决心,也有助于提升其他城市政策决策水平,避免走弯路。这对其他城市的楼市和市民而言,都有某些积极意义。
其次,一线城市政策力度具有引领作用。以增加租赁住房套数为例,这是最能反映政策力度最实在的措施。比如,今后五年北京将建设150万套住房,其中租赁住房将达50万套。上海市在“十三五”期间,租赁住房用地供应占比约为31%,即北京、上海都占三分之一左右。广州预计可供应租赁住房15万套,数量也相当可观。
当一线城市供地向租赁住房大幅倾斜,也意味着在主动减少土地出让金收入,因为租赁住房中,划拨公租房用地政府是没有收益的,而其他租赁住房用地也不大可能拍出天价。那么,一线城市增加租赁住房套数,一方面能引领其他城市多增加供给套数;另一方面,也能引领其他城市减少对土地财政依赖,具有“一箭双雕”之效。
另外,在融资创新等方面也有引领作用。租赁住房能否加大供给,既在于用地也在于资金。一线城市除公开用地计划外,在融资方面也有不少探索。比如上海与深圳都提出推进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北京则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开发贷款试点工作。这些试点不仅有利于解决一线城市资金问题,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经验。
但要指出的是,虽然一线城市发展租赁住房具有示范价值、引领作用,但也要汲取过去的某些教训。比如一些地方保障房项目由于位置偏远等原因导致闲置,没有发挥居住价值;一些项目存在各种质量问题,也被舆论多次诟病;某些地方为了政绩,在保障房数量上“注水”、“凑数字”……要防止这类现象在未来住房租赁市场重演。
发展租赁住房,具有平抑租金、房价乃至地价,促进楼市租售结构走向合理等多重意义。因此,一线城市要做好正向引导,也要防止反向引导;其他城市要善于向一线城市学习,而不是“自我感觉良好”。当然,除了政策引领外还需要法治保障——《住房租赁和销售管理条例》要早日出台,各地也要用法治“护航”。(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