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留住美丽乡愁 传承民俗文化
——江苏民俗类非遗项目传承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19-03-14 20:3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张 磊  
1
听新闻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富有地域特色、蕴含了族群繁衍生息密码的民间集体活动,具有凝聚族众、振奋精神、团结和谐的功能,寄托了人们的良好心愿。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体系中,“民俗”类项目占有重要的地位,专门作为一个独立类别进行保护。目前已公布的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1517项,其中民俗类文化遗产项目157项,约占总量的10.35%。

  江苏人文荟萃,文化繁荣,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数量众多且存在广泛,几乎遍布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贯穿人的一生,主要包括节庆习俗、民间信俗、人生礼俗和生产生活习俗四个专项。在我省各级项目名录当中,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即苏州端午习俗;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9项,包括苏州端午习俗、秦淮灯会、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金坛抬阁、溱潼会船、茅山会船、泰伯庙会、苏州轧神仙庙会、金村庙会;省级项目56项,市级项目136项。民俗类项目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6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74名。

  一、民俗保护传承基本经验

  近年来,我省立足省内丰富和优质的民俗文化资源,把保护传承民俗文化作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振兴的重要抓手,把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旅游开发等紧密结合,通过举办民俗文化节、民俗研讨会、民俗文化展演、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民俗文化活动与当代生活结合日益密切,影响日益扩大,不少项目已经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

  一是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结合传统节日和岁时节令,分别举办秦淮灯会、古胥门灯会、苏州端午节会、扬州中秋赏月会、薛城花台会、宜兴观蝶节、祠山庙会、七夕节、柚山放灯节、泰伯公祭等民俗活动,吸引逾4000万人次观赏、参与。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南京秦淮灯会,是国内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民俗灯会,每年吸引近600万人次参与,享有“天下第一灯会”的美誉。泰州市坚持“民俗民办”理念,以国家级非遗“溱潼会船”为重点,通过举办溱潼会船节、湿地生态旅游节、中国湿地论坛等,让广大民众充分享受地道的民俗文化大餐,“溱潼会船”被列为全国十大民俗节庆活动。镇江市每年在中秋期间举办“民俗文化周”系列活动,以图文、展览、展演等各种形式,在当地景区集中展示各类非遗项目,组织省市级非遗项目前来展演,让市民近距离了解非遗、促使非遗回归民间本土。作为持续时间长、参与人数多、门类多样的各类民俗活动也极大地辐射带动了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游艺类非遗门类项目的发展,比如莲湘舞、荡湖船、秧歌号子、传统木船制作技艺等过去逐渐萎缩的项目得到了不断壮大。在各级政府和非遗保护部门的引导和推动下,通过一系列品牌化、亲民化、零门槛民俗活动的打造,民俗融入生活、民俗就是生活的理念,正逐渐被老百姓所接受,并日益转化为主动参与、积极维护、身体力行的文化自觉。

  二是生态化整体保护卓有成效。为维护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环境,从2011年起,分四批建成了10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其中民俗类生态保护实验区占7个。省厅专门下发《关于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与当地政府密切协作,从凝聚共识、制定规划、出台措施、建章立制等方面入手,吸纳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有效推动了区域内民俗类非遗项目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和谐共存、协调发展。作为唯一拥有2个世界遗产的江南水乡,同里水乡民俗保护实验区注重将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纳入旅游发展规划当中,文旅结合,以旅游活动为传播介质,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南京市高淳村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按照“一镇一品、一村一特”的建设思路,把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城镇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修缮漆桥老街,恢复传统技艺作坊,建成了以“孔子文化”为代表的民俗一条街、蒋山村俗文化展示中心、东坝大马灯展示基地。洪泽县通过举办水文化节、罩鱼大赛等活动,推动湖区内与渔文化相关的自然生态、历史遗迹,以及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三是民俗文化传播渠道不断拓宽。积极鼓励各地主动适应和利用网络新媒体,加大民俗活动宣传推广力度,使得民俗文化宣传日益呈现出主体“多元化”、方式“立体化”、成效“倍增化”的良好态势。省非遗保护中心积极开展网络直播系列活动,以“分享传承”为主题,定期以访谈、视频再现、现场展演展示等方式,呈现和分享民俗活动的精彩片断。无锡泰伯庙会、苏州轧神仙庙会、南京祠山庙会等一批地方文化节庆展示活动通过网络直播推广,获得了良好的宣传展示效果。举办多届的盱眙“欢乐山城”元宵节民俗汇演联合了腾讯、新浪等多家网络媒体同步直播,欢庆喜悦的精彩诠释吸引了近8万人同步观看。无锡市建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平台,不时发布当地传统文化发展状态、介绍民俗民风知识,活泼有趣的文风,丰富详实的内容吸引了众多“粉丝”的关注。

  四是民俗文化载体建设不断强化。先后投入3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民俗类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每年扶持10个基层非遗馆建设,一批民俗类专题或主题场馆陆续建成开放。各地也通过政府投入、招商引资、吸纳社会资金的方式,加以扶持。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是南京地区陈列民俗物品、研究民风民俗、弘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展示地,100多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此展示,南京育儿、婚嫁民俗的展示深受游客的喜爱。苏州市非遗馆、泰州市非遗馆,以文字、图像、实物等向游客展示当地水上民俗婚礼、赛龙舟、端午习俗等民风民俗,馆内常年设有适合游客参与的互动体验活动,不但传播了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族习俗、风土人情,也成为深受游客喜爱的旅游体验场所。张家港市积极推进核心区域传统村庄的升级改造和年丰古街非遗保护区改造工程,新建了沙上文化长廊等一批文化设施。南通市非遗工坊全年免费开放。目前,全省已建成开放的各类非遗展示馆(厅)和民间艺术馆、传习所(传承基地)达到558个,已成为传承传播、交流互动的重要载体。

  五是民俗文化挖掘研究成果丰硕。各地紧密结合非遗保护工作,以民俗基础理论和项目保护研究为重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和工作探讨,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溧阳市定期举办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吸引来自全国及韩国、美国、德国、新加坡的近80位傩文化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深入研究探讨。《常州民俗文化丛书》、《苏南民俗研究》、《苏州民俗文化集英》、《苏州端午节》、《宝卷民俗》等一批契合当地民风民情的研究成果也推动了我省民俗理论研究工作的蓬勃发展。

  二、民俗发展制约因素

  一是受民俗项目自身原因限制,传承群体较少。民俗类项目的集体性、时令性、多样性的特征,使得客观上评选认定此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数量不多,较难产生与其他传统戏剧、传统技艺等类别一样影响大、代表性强的传承人。有的设区市有10多个民俗类非遗项目,没有一名此类传承人。一方面,削弱了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组织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项目自身的发展培育产生影响。不少民俗项目的传承人年龄老化,年轻人不太愿意学习,出现了后继乏人的局面。

  二是生态空间的缩减致使部分民俗项目不断淡化萎缩。随着文化趋同化、社交网络化、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加快,有的传统村落在城镇化进程中不断消失,缺少了民俗活动的承载环境,导致原有的部分民俗节庆活动逐渐萎缩甚至中断。像洪泽湖地区,当地以渔业为主的村落仅剩下10多个,近年“洗脚上岸”渔民就达1.6万名,散居各处,以往的一些渔业相关的民俗活动很难再看到身影。丹阳九里村省级非遗项目“九里季子庙会”,约有95%的人口已迁往新城,传承队伍以60-80岁的中老年人为主,存在非遗传承链条断裂的隐忧。

  三是伪民俗的出现干扰了民俗文化的有效传承。一些地方受利益驱使,为了旅游开发、推动经济发展,过度包装,随意编造伪民俗、伪遗产。原本特定时节、特定环境的民俗项目成了每月必演的表演节目,干扰了民俗类非遗项目的科学有效传承。

  四是民俗文化保护传承经费投入不足。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的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健全,特别是区县一级的专项经费投入不够,缺乏有效的行政手段进行推动。同时,民俗文化民间组织自身市场意识淡薄,造血功能差,仅靠民俗爱好者们的热情与积极性难以持久。

  五是部分传统民俗形式陈旧单一,缺乏创新。由于无法适应公众娱乐方式和审美趣味的变化,有的项目对受众缺乏吸引力,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

  三、发展目标及方向

  一是加强挖掘整理,推动民俗研究数字化、精准化。进一步加大全省民俗文化挖掘整理力度,运用录音、录像、照相、文字等方式,对列入省级以上、具有区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进行系统挖掘整理,科学、真实、完整地实施数字化记录和保存,建立民俗文化数据库。组织专家对民俗文化活动存续状况进行田野调查,归纳分析民俗类非遗项目所面临的问题、挑战及发展趋势,开展相关民俗文化调研和学术研讨活动,找准民俗文化的发展路径和方向,制定合理的保护、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措施。

  二是完善传承机制,推动保护利用科学化、制度化。进一步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高校、研究院所的沟通协作,整合人、财、物资源,形成民俗文化保护传承的合力;积极引导和扶持民俗文化进入市场,发掘民俗文化市场潜力,合理引入和利用社会资本,增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民俗传承队伍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民俗文化的传承者、接班人,建立民俗文化人才库。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对在生活和工作上有困难的传承人给予关心和帮助,为其开展传习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采取助学、奖学的方式,积极引导青年人参与民俗文化传承保护工作,培养更多的后继人才。

  三是加强引导调控,推动民俗活动合理化、规划化。继续支持和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开展富有特色、民众喜爱的民俗节庆活动,加强对民俗文化活动的合理引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一方面,通过对各地民俗文化项目的建档调研,进行信息采集,协调当地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尽快对列入省级以上民俗类非遗项目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中长期保护规划,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民俗特色鲜明的传统村落,在不改变原始街区、建筑外貌的条件下,合理修缮改造,提高村民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让当地民众通过参与民俗活动,重新正视自己的生活环境及文化遗产,凝聚当地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情感,尽量留住原住村民,恢复整体民俗文化空间。

  四是借力文旅融合,推动民俗项目质量化、品牌化。民俗文化活动及其附着其上的传统工艺美术衍生品对于旅游线路和产品而言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亲和力,为丰富地方旅游产品和线路增添了深厚的人文内涵。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顺应文旅融合大趋势,搭建更多的展示展演平台,推动民俗文化与现实生活的深度融合,加强对相关非遗项目的深度挖掘和全方位利用,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以新举措推动新提升,以新常态催生新业态,联合有关部门打造一批有影响、接地气、受欢迎的民俗活动品牌。

  五是聚集新兴媒体,推动民俗传播形象化、活态化。进一步创新传播形式、丰富传播话题、引领公众参与,让极具地方特色的各类民俗活动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媒体采访报道的焦点,弘扬传统文化的亮点。联合一批网络媒体,与中国江苏网等媒体合作,定期推出“精彩非遗”栏目,推进民俗活动网络直播、非遗微课堂活动的深入开展。对江苏省非物质遗产网进行改造,组织各地积极组稿投稿,用好平台。(张 磊/文)

标签:
责编:袁中江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