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厚重的壮族年粽文化
2018-02-09 10:5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讲的就是因地制宜有什么就做什么,吃什么。在壮族文化中饮食这一块跟地理就有很大关系。壮族地区生产糯米,而糯米则是制作粽子最主要的材料,所以也养成了壮族人爱吃粽子的习惯。

  壮族人爱吃粽子,不是北方人所说的是端午节才包粽子,端午节才吃粽子。而是过年包的粽子,现在也叫年粽,里面包含很深厚的壮族文化,就像北方的包饺子一样,但却有它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壮语中,粽子大概音接近于普通话的“风”和“逢”中间音,但更近似于“逢”,所以“包粽子”的发音为“面逢”,与包襁褓的“面朋”相近。壮族较为常见的年粽一般都做成两边略低,中间鼓起的方形粽子,可被视为象征孕妇的腹部,有孕育下一代,生活延续的寓意,也有对生活越来越好的盼望。

  网传吃粽子有两种含义:一是因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特别适合小孩与当官的人吃;二是因为“粽”和“宗”音近,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户户的人都在过新年的时候吃上粽子!但在壮语中,粽子并不是叫“粽子”音,而是叫“逢”,所以在壮族中粽子跟“中”和“宗”是不贴边的。

  在不断对壮族年粽的了解中,笔者发现(可能汉族的朋友不乐见了),壮族对年粽是有统一的古音称呼的,几乎都叫“逢”。但在端午节包的小粽子并没有古音称呼,一般都不叫“逢”,而是跟汉语一样叫“凉粽”,明显是汉译过来的。所以笔者大胆推测(当然有待专家考证),壮族的年粽叫“逢”应该与把汉语的米在壮族中叫“糇”一样,它有一个很古老的音。从这可以推测,壮族的年粽历史应该比现在端午节包的凉粽的历史更久远,所以说粽子起源于传说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说法可能是不正确的,笔者认为应该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广为流传才对。

  笔者还有另一个信息可以证明,那就是在壮族包的年粽当中一般分为大的年粽和小的年粽,还有一种小的年粽是专门包来作祭品用的,细细长长的,在外形上与现在端午节包的凉粽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这种细长的小粽子是大年初一一大早壮族人们就把它们与一些糖果一起摆放在祭台上,包括猪舍牛舍前都要挂上一个,这种粽子是不拿来吃的。所以在壮族山村的村庙里,大年初一都会摆放着满满的这种小粽子。与大粽子不同,与小粽子也不同,一般食用的小粽子没有那么细长,这种细长小粽子纯粹做祭品用的。所以拿它来祭奠投江的屈原是非常有可能的。

  壮族的年粽文化可以说非常厚重,与北方的饺子不同,壮族人们大年初一前是不吃粽子的,也就是年三十晚是不吃粽子的,也不会拿粽子去祭拜祖宗,只有大年初一早早才把粽子摆在祭台上,初二了也才要拿大粽子祭拜。原因是什么并不很清楚,笔者认为可能跟它象征的意义有关,孕育下一代,生活延续的寓意,有对生活越来越好的盼望。年三十是末,没有生活延续的寓意在里面,所以大年初一早早就摆上粽子,有乞求生活延续,祝愿生活越来越好的寓意。

  其实壮族的年粽文化,也跟因地制宜有关。笔者认为壮族包大年粽的大小,并不是跟富足、气派有关,(当然如果是作为礼品功能,是有可能的,如新人头一年回娘家,以前都要包上几十个大年粽,送回娘家,为了好看,有的人家也会叫家族中包得好的妇女来帮包,这是用来送礼用的。)一般壮族人家包的粽子,跟家人的人口及食量有关,人口多吃得多的,家里的粽子就包大些,人口少的一般就包小些。

  壮族人民为什么在春节时会包大量的大粽子,笔者认为这跟壮族人民把年粽当成早餐食用是很有关系的。一是可以存放更久一些;二是壮族先民大多生活在山地,家与劳作的地点较远,有时一走就是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去到一地劳作可能就要大半天时间才能完成,而用糯米制作的粽子,现在讲叫不容易消化,当时讲就是饱得久,饱得久也意味着能干活更久。我们知道,春节过后基本是春种最繁忙季节,早上出门时吃粽子,中午或下午回来都还没觉得饿,这才是壮族村民大量包年粽的真正原因。

  壮族的年粽文化,一方面有孕育下一代,生活延续的寓意,也有对生活越来越好的盼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壮族人民的勤劳致富精神,大量的年粽为她们的艰苦劳作提供最简单,最有效的帮助。(陆增准

标签:
责编:孔婧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