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地评线】传承璀璨文化遗产 同心共筑时代风华
2022-06-13 18:15:00  来源:盐城新闻网  
1
听新闻

文化和自然遗产赠与人类精神文明的力量是永恒的、厚重的、惊心动魄的,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目光所及处皆是造物主对人间的点缀与馈赠,而岁月长河中超脱自然所凝结成的文化结晶则是人类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种和奋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唯有守护好、发展好自然遗产,传承好、创新好文化基因,才能在激荡的世界文化潮流中树牢文化自信、站稳中国根基、繁荣中华文明。

于古今对话中植入时代基因。文化发展进入新时代,一改以往沉闷、枯燥的刻板形象,古老的文化元素增添许多灵动、轻盈之态,亘古的自然遗产更添意趣、鲜活,它们在传统基因和现代元素的碰撞中化身为憨态可掬的吉祥物、引人注目的地标建筑、颇具新意的文艺作品。一曲《只此青绿》引发全网关注,一支“唐宫夜宴”引爆全网话题,一则有孙悟空、雪孩子等动画人物的北京冬奥会宣传片唤醒了全民儿时记忆,匠心独运的表现形式、契合需求的审美观、恰到好处的科技感,三者有机结合成功反哺于传统文化的融古创新。科技赋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让文化遗产绽放出夺目光彩,是新时代文化传承与繁荣的显著特点。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运用科技手段阐释二十四节气惊艳了世界,呈现出中国式浪漫。由此可见,破除刻板印象、凝聚文化底蕴是树牢文化自信的必经之路,增强传统与现代的联结才能激发人民群众精神深处的共鸣与认同,让中华文化绵延不断、生生不息,让中国故事得以激荡人心、催人奋进。

于技术迭代中融入青春活力。“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自然遗产是记录自然魅力、展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标识。我们拥有56项世界遗产,这些瑰宝正在年轻一代的手中通过新颖、生动的形式赢得广泛关注,重现万千气象。90后青年郎佳子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用老手艺做新题材,一个冰墩墩面塑深得摩纳哥亲王喜爱;90后青年畅杨杨将孟津剪纸搬上网络,一一呈现网友的“点单”。青年一代非遗技艺传承人不仅勇于还原甚至是升级传统手艺的制作工序,而且巧于融合不同文化元素,碰撞出精妙绝伦的新鲜感和时尚感。为了鼓励青年群体参与非遗传承与守护,中国青年报社、中青校媒联合巨量引擎发起“百Young非遗——青年非遗守护计划”,苏州、盐城联合启动“为世界遗产注入青年力量”行动计划,助力青年智慧在世界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大放异彩,激励青年力量推动非遗技艺的当代实践。

于创新升级中步入人间烟火。文化从来不是神秘的、朦胧的,而应当是亲切的、触手可及的。在新时代传承和发展文化遗产理念下,文化逐渐摆脱了被束之高阁的命运,融合到可感、可知、可参与的生活之中,使得群众的生活所需成为对文化最好的保护。当博物馆打卡日渐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当各类文化街区成为群众结伴相约的好去处,当南京云锦、惠山泥人等非遗工艺受到群众青睐,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传统文化正以蓬勃生机顺着历史长河迈向光辉未来。后疫情时代,互联网迅猛发展更是催生了“云端”文化生态发展,满足群众不断发展的精神文化需要。《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的“出圈”一部分原因是B站、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的快速传播,传统电视和互联网传播渠道的并轨成就了创新型文艺作品的成功。全民抗疫期间,三星堆文物直播、云端展览、线上读书节等“云端”文化盛宴吸引群众目光,5G直播导览、沉浸体验、线上互动等众多环节实现了群众足不出户也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愿望。

反映时代图景、凝聚青春力量、氤氲烟火气息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将如皎皎皓月、浩浩长风,以磅礴之势长存于世间,以常新之义存续于永恒。

作者: 盐城 黄倩奇

标签:
责编:戴雨扬 袁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