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向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报告时,讲述了六朝博物馆最美落地窗的故事。
一扇落地窗,缘何登上全国两会大雅之堂?答案不只在窗外的那幅景,更在窗前看风景的人。
于最美的时节向窗外望去,白墙灰瓦映衬着姹紫嫣红,古朴清幽交融着摩登时尚,美得立体而富有层次。季节与历史共同编织了一个奇妙的“金陵之窗”,透过这扇窗,似是与六朝人杰对话,也将个人置于时代的天空之下,重构对这座厚重文脉浸染城市更深一层的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两会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研究人文经济学。新时代的人文经济学,是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把钥匙。以宏大视角来看,人文经济学是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具象一点来说,是一种满足精神需求的消费方式,比如文旅场景和文化体验。
关于这一点,南京有足够的底气。光是博物馆,全市备案的便有77座。2023年南京接待游客超2亿人次,其中博物馆就引流3448万人次,直接拉动巨量的消费。从博物馆的火爆,足以窥见文化为一座城市的赋能效应。
因为一扇窗、一面墙、一棵树甚至一碗面,吸引一群“特种兵”纷至沓来的故事,屡见不鲜。蜂拥而至的人群,想感受的又何止某个物件本身?
站在最美落地窗前,那一刻更像是寻求与历史的连接。历史这本永远读不完的书,一页纸翻过去,便是无数人的一辈子。但在窗前的那一刻,那个你双目所及的世界,关于“铁马冰河入梦来”“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豪迈或婉约,仿佛有了具象的答案,而你也悄然走进了心驰神往的世界。
忙碌的社会运转,需要人文濡养,需要文化抚慰,需要精神栖息。文化形态和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可以混搭、伴生、共荣,因为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社会发展,浸润价值观念,甚或支撑着灵魂。人的生活从来不只有生存和生产,更应有不同时代下多样而独树的文化审美和体验。
住在科巷的大爷可能无法理解,家门口为什么那么多姑娘小伙排着长队买烤鸭、青团、鸡蛋糕?住在门东的阿姨也会诧异,楼下为什么有成群结队的人从汉唐穿越而来?其实,年轻人的这种表达,跟四十年前大爷大妈们排队购买紧俏商品的喜悦,不正似曾相识?
时代每一次跨越式的发展与跃迁,都蕴含着文化与经济的双向转化。
人文经济学归根结底在一个“人”字,把人文经济化,把经济人文化。从夏季的淄博到冬季的尔滨,从“狂飙”的江门到“村BA”的黔东南,城乡IP的爆火证实了人文经济学的价值空间。成为“网红”不是目的,以“网红”去塑造情绪价值、创造人文价值,触碰到无数人的内心需求,才是更重要的意义。
放眼全国,南京无疑是关于人文经济学最值得研究的城市样本。当然,南京可以而且应该书写一份更优秀的答卷:比如,以系统思维更好整合资源,让南京的多元文化魅力有更清晰的脉络主线;比如,以互联网思维去贴近更多小伙伴,让每一个他们成为裂变的粒子,在网络世界为南京变幻出更多形象、更多可能;更重要的,以用户思维去真诚地创造更好的体验,让“不虚此行”成为纷至沓来者共同的感叹。这些,我们要思考和努力的事,还有很多。
所有的一切,其实都被写在了那首诗里:“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无论是窗前还是桥上,那个人,永远最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