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首页 > 社会组 > 正文
漫评:保持“高压态势”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安全

2023年6月8日起,江苏在全省范围部署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百日行动”。近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江苏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部分成员单位通报打击治理情况。通报显示,经过百日攻坚,全省实现电信网络诈骗“三降两升”,即警情数、立案数、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29.3%、28.2%、44.3%,破案数、抓获数同比分别上升19.2%、20.8%,创历史新高。这些战果背后,凝聚着相关部门的辛勤付出,彰显着江苏“严打电诈”的坚强决心。

整治电信网络诈骗,归根到底还应有法可依。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十分严峻,已成为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近年来,江苏深入落实《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和中办国办、省“两办”《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陆续开展专项整治,不断织密织牢了防诈骗的“安全网”。从突出行业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推动各部门齐抓共管、齐头并进,集中力量资源整治“两卡”等涉诈“黑灰产”问题,全力堵塞风险漏洞,到以“少发案、不发案”为目标,把防范反制工作置于先导位置,构建全面覆盖的防范宣传体系、精准拦截的技术反制体系、高效运转的预警劝阻体系,形成具有江苏特色、走在全国前列的现代化反诈防控新格局,再到深入开展“云剑”“断卡”“断流”“长城”“拔钉”等专项行动,重拳出击,全链条打击、一体化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全力铲除犯罪滋生的土壤和环境……一系列有力举措,遏制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多发高发态势,让诈骗团体无处藏身、诈骗行为无处遁形,不断让人民群众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天下无诈”,是人民群众的向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信诈骗的手段也在不断“翻新”,个人隐私泄露、投资理财骗局、低价利诱陷阱、境外打工高薪诱惑……驰而不息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已是刻不容缓。江苏省网信部门全面排查清理涉诈风险隐患行动以来,依法协调关闭违法违规网站264家,下架涉诈移动应用程序23款,约谈整改违法违规网站平台16家;无锡公安全面发起破案打击“天网”、反诈宣防“心盾”两大专项行动,全市警情案件、破案打击质态、全民防诈意识、公安整体实力实现“一降三升”;徐州打造反诈主题公园、苏州打造首批21家“反诈主题影院”、淮安组建“反诈志愿者联盟”,营造全省反诈良好氛围;南京公安机关准确把握夏季治安特点,维护了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安稳定,刑事发案同比下降8.2%,破获刑事案件同比上升8.9%……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坚持“以防为先、以打为要、以治为本”原则,打出了一套宣传防范、资金查控、人员管控和侦查打击等“组合拳”,全力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的嚣张气焰,实打实地增强社会安全感。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据省公安厅统计显示,行动期间,全省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6万起、抓获嫌疑人3.7万名,其中抓捕到案490名境外回流人员……一串串真实的数字,不仅让我们看到电信网络诈骗形势严峻,也让我们明白,要构筑更牢固的防骗“防线”,需要人人担当,只有齐抓共管,才能抓出成果、管出成效。对于相关部门而言,应持续完善法律制度、体制机制,强化与电信部门、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乃至企业、商家的技术沟通与协作,形成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联合防线”,坚决堵住电诈违法犯罪漏洞;要强化宣传引导,将电诈分子的小伎俩公之于众、广而告之,提升公众“免疫力”,让大家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让群众的“钱袋子”越来越安全。对于每个公民而言,应当时刻保持警惕,树立底线思维,注重个人信息从源头保护,特别是面对各种不确定的“诱惑”“陷阱”要不贪利、不轻信,真正做到“任尔八面来风,我自岿然不动”;一旦发现存在诈骗问题,就要及时上报,通过相关部门来推动解决,形成“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携手构建更安全的网络空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让我们乘“百日行动”成果之势,总结经验、接续奋斗,多管齐下、形成合力,保持“高压态势”,坚决遏制电信诈骗蔓延势头,在全社会形成“不敢骗、不能骗、骗不了”的良好态势,让电信网络诈骗无处遁形、无计可施,守护好人民群众“钱袋子”安全,为平安江苏、文明江苏建设保驾护航,让全省人民拥有稳定而持久的安全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