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从规范外部标识牌、清理内部标识牌、取下制度牌、集中荣誉牌、减少宣传牌5个方面制定清理规范,着力解决村(社区)牌子过多过乱的问题,仅去年就清理违规挂牌58000多块。经过清理,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蒲岸村村委会大门两侧原本的20多块牌子,如今只保留“一徽一标四牌”,墙面清爽了,基层职责也更明确了。
基层乡镇村居挂牌,原本是为了提示和告知,方便群众办事。但各类“中心”“之家”“工作室”“服务站”等“牌满为患”,让办事群众眼花缭乱、一头雾水,背离挂牌初衷,更加重了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很显然,多一块牌子就代表多了职责任务。牌子一旦上墙,就有相应的材料报送、工作考核等要求。有的上级部门随意挂牌、分解职责,通过督办、问责等方式层层加码,使基层工作人员“身兼数职”、苦不堪言。基层组织“滥挂牌”的背后,折射出一些上级部门权责不够清晰,基层治理被动应付,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必须坚决进行整顿。
把门前多余的牌子摘掉容易,难就难在还要把牌子背后所连接的台账、考核、创建等一系列事项清退。不能门前的牌子少了,背后的责任和负担一点都没减轻。如此摘牌,也只是形式主义的减负。说白了,摘牌只是第一步,真正为基层减负才是关键。各地区各部门要压实责任,把相关职责交还给相应职能部门,确保“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通过制定村(社区)主体责任、协助办理事项准入、履职负面事项“三张清单”,全面厘清村(社区)事项权责,基层“该干不该干”,需一目了然。同时,用好干部考核“指挥棒”,不能以“是否挂牌”为标准,而要变留痕考核为实绩考核,把问题是否得到解决、群众是否得到实惠作为衡量标准,确保摘牌减负落到实处。
摘牌后,还要防止反弹。在基层仍存在为迎接各条线的检查,“今天挂这个,明天取那个”等反复摘牌挂牌的情况。此类形式主义问题之所以屡治不绝、反弹回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针对形式主义的顽固性和反复性,要发扬钉钉子精神,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健全基层减负长效机制,落实好基层减负各项措施,充分发挥常态化整治工作合力。比如,为防止“滥挂牌”问题反弹,要坚持健全挂牌项目准入、牌子日常管理、挂牌督查问责等制度,形成挂牌项目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定期开展督查问责“回头看”,用刚性的制度和全流程的监管保证执行的彻底性、长效性。
减牌子,是为了给基层减负。给基层减负,不是给群众减服务。相反,减轻基层干部不必要的负担,是为了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有形的牌子在墙上,无形的牌子在群众心里;该挂的牌子要上墙,该履行的服务更要上心。清理掉不必要的牌子及其相关考核等任务,基层干部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转向办实事、优服务。比如,有的地方在服务上做加法,将基层组织原先承担的不同单位的职能整合起来,为群众办事提供“一站式服务”,提升服务效能等等。像这样,牌子“减”下去,服务“提”上来,才能让减负成果更好惠及广大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