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首页 > 媒体组 > 正文
“第一学历”成污点?求职者应平等地被“看见”

最近,某媒体关于“第一学历”的一则报道受到关注。多位2024届应届毕业生称,求职过程中遭遇第一学历歧视。一些企业不招录“本科双非”(非985和211院校)毕业的学生。面试时有HR得知求职者为“本科双非”毕业生后,往往就匆匆结束面试。某求职者说:“我的自尊心被按在地上摩擦,第一学历似乎成了我的‘污点’。”

关于就业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近几年来,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据了解,在招聘时,用人单位每天可能要筛选上千份简历,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深入了解一个人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常常倾向于采用高效快捷的筛选机制——限制第一学历。有一种观点认为,因为高考的标准是统一的也是公平公正的,而获取研究生学历则有多种途径和方式,面试环节也可能有所偏颇。因此,用人单位会认为本科学历的含金量更高,更能反映出求职者的真实水平。

“第一学历没有捷径,后面的相对都有操作空间”“双向选择无可厚非,如果不要求第一学历,是不是对拼命努力考上985、211学生的歧视?”“第一学历的背后,是本科四年,教育资源、氛围、平台的差距,这些差距是实打实的”“说白了,供大于求,人家能选本科985研究生985的,为啥要选本科不是的?”……网友们的留言也反映了舆论场上的莫衷一是。

然而,所谓“第一学历”其实是个伪命题。早在2021年,教育部对相关问题的回复里已经明确表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第一学历”这个概念。我们所说的“学历”通常指的是个人获得的最高或最后的学历。

目前,我国有高等院校3000余所,其中985、211院校、“双一流”高校仅有百余所,占比约为0.4%。也就是说,所谓第一学历是985或211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只是极少部分。多位受访专家认为,企业招聘时注重第一学历涉嫌就业歧视,侵害了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也有人呼吁通过立法来保护求职者平等就业权利,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关于“第一学历”的“玻璃门槛”,往往是无形的,求职者也难以举证。所以,要打破这一招聘“潜规则”,仍需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领域破除歧视观。

“英雄不论出处”,不可否认,学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代表了个体学习能力,但“唯学历论”“唯名校论”的做法显然是不合理的。

学历能代表一部分能力,但不是全部。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判应该从多个方面衡量,比如综合业务素质如何、专业与岗位是否匹配、人际沟通水平如何、是否有团队精神、与企业理念是否同频等。如果仅靠学历“一锤定音”,用人单位也会在无形中失去一些优秀人才,对自身发展造成潜在损失。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本科就读于普通高校,还能凭努力考上985、211的研究生,不是更能证明求职者在逆境中自律自强的能力吗?

对于求职者来说,或许学历偏好仍然是一些企业招聘的“潜规则”,但也不必妄自菲薄。打铁还需自身硬,把心态放平,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永远是不二法宝。可以在读研期间沉下心来做研究,为自己多积累一些学术成果,到了找工作阶段,首先以提升工作经验为主,有了相关行业的工作亮点和成就,再求职时用人单位想必会优先考虑的。

试想,一个985高校的博士生,做过很多优秀项目,也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即使本科不是出身名校,企业也不会太在意。正如一位网友坦言:“平常心看待,合格的HR会综合考虑,既然给了面试,如果其他方面强,也会注意到的。学历确实是一个因素,但也不是唯一因素。如果这方面不强,就用其他因素证明自己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消除学历偏见,不仅有利于“稳就业”,也可以减轻许多家庭的教育焦虑。优化就业环境,需要全社会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用人单位更是责无旁贷。期待更多用人单位把格局放大、眼光放长远,“不拘一格降人才”,不管起点是高还是低,每个求职者都应当有公平竞争的机会,能平等地被“看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