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首页 > 投稿作品 > 正文
从“店小二”到“合伙人”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甲乙两市同时接洽一个引进项目。乙市表示:“甲市给N个政策,我就给你‘N+1’。”结果,该项目仍然选择落地甲市。问及原因,项目方说:乙市态度很好,但没有拿出很详细的投资方案协议,而甲市“谈项目谈得很细,怎么投、投多少,投完怎么办、怎么运作”,让他们感到心里有底,项目投给谁,也就有了答案。

为何“N+1”<“N”?故事的背后,折射出营商服务理念的差别。不难看出,乙市主打的是“服务牌”,在政策许可范围内,能够为企业提供最好的条件。这样的“店小二”角色,服务在线、诚意满满。但甲市在“店小二”身份之外,又多了一个“合伙人”角色,既为企业擘画愿景,也不回避问题和矛盾,甚至在很多问题上“争论得很激烈”。这让企业看到,当地干部的求真务实和专业敬业。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如果说,“店小二”是单向供给的“服务商”,“合伙人”就是双向奔赴的“命运共同体”。政府与企业“同坐板凳、共担风险”,把企业事当成“自家事”来办,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以及做好面对失利的可能,让企业看到了诚信、担当、专业,“则大事可成”。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政策的到达率如何,“最后一公里”有没有“肠梗阻”?服务的有效性如何,是瞄准“靶心”、精准发力,还是失焦、偏靶?甚至,招商洽谈时的点滴细节,都会影响到企业的拍板决策。“何以解忧,惟有服务”。无论是单一的“店小二”式服务,还是叠加了“合伙人”式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落脚点,必须是服务理念和手段的创新。面对企业“能不能投、愿不愿投、敢不敢投”的三连问,需要政府从制度优化、政策供给、要素保障、全生命周期服务等方面,持续注入确定性,使企业不困于选择、惑于竞争。

优化营商环境,也是一个“形象工程”。作风就是战斗力,环境就是生产力。干部的形象,就是所在城市的形象;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人”是关键因子。从“店小二”到“合伙人”,角色定位的创新叠加,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各板块部门的干部而言,不仅要做项目的“操盘手”,也要成为懂产业、懂技术、懂政策的行家里手。正如甲市投促局负责人所言,局里的所有人“都要干一件事,研究透彻一个产业”。惟其如此,才能以专业到位的服务,解企业后顾之忧,做到一次投资,引一个龙头、带一串链条、兴一片产业,为城市高质量发展“造血供能”。

优化营商环境,更是一个永不竣工的工程。城市和企业的双向奔赴“永远在路上”,要以城市的友好度、服务的精准度,“跑”出经济发展的加速度,实干巧干、行稳致远,一步步把纸上“蓝图”转化为城市“实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