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首页 > 投稿作品 > 正文
以“含新量”提升“含金量”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深刻阐述了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为江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下好“科技创新”这盘棋,江苏不待扬鞭自奋蹄,2022年,江苏在标志性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科技人才培养等领域均取得了骄人成绩。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应当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定走稳必由之路,牵牢科技创新“牛鼻子”,以“含新量”提升“含金量”,切实将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化成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在重塑发展新优势中,当好“开路先锋”。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无锡智能网联汽车、昆山南星渎“绿能e站”、宜兴数字农场……这些都是江苏科技创新为人民所及、所享、所用的生动实践。科技创新的根本动力来自人民,最终目的是造福人民,要努力拆除阻碍科技创新的“篱笆墙”,实现科技创新从科学研究、试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始终沿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正确方向与道路不断前进。

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如同“车之双轮”,“双轮驱动”才能行稳致远。近年来,江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强化“四个对接”,全面实施了一系列科技创新的重大举措,科技强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22年,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8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8.5%,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打胜仗需要好战术。要结合江苏实际,围绕谁来创新、如何激发创新动力等问题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研发机构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改革举措,育强创新文化、造浓创新氛围,着力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

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到今年“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让企业站上科技创新的“C位”,这意味着企业不仅要解决技术问题,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领域也要发挥主体作用。实力够硬才能站稳“C位”。针对国有、民营、大中小微等不同类型企业,分类施策、靶向发力,着力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要鼓励引导企业积极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不断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竞争力。要建立多层次、相互配合的企业科研体系,鼓励领军企业、中小企业、高校等科研机构相互配合,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开展研发项目,破解企业“单打独斗”的困境。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创新之要唯在得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既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江苏加快新时代人才强省建设,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超过1400万人,研发人员达108.8万人,在苏两院院士达118人。开启新征程,更应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厚植人才沃土,积极探索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激励机制、选拔机制,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并将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有效贯通、深度融合,形成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的良性生态,使引才聚才与自主培养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塑造出更加灿烂辉煌的江苏特色创新生态,为高质量发展备足“智慧引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