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首页 > 投稿作品 > 正文
农民画评: 护好“大国粮仓”根基,让每寸耕地皆成丰收沃土

6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土地孕育万物,生生不息;土地是生命赖以生存的根基,是“大国粮仓”的基础,承载着14亿多人的期待,我们要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就像保护大熊猫一般保护耕地,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肥沃之壤。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大国之事千头万绪,然而吃饭问题却始终居于“天字第一号”的位置。毕竟,14亿多人每天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和192万吨菜。这些年,我国的粮棉油糖菜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23亿-24亿亩左右。根据全国复种指数平均值1.3计算,要保持当前供给水平,至少需要18亿亩的耕地。这些耕地是14亿多中国人的生命线,必须严加保护,绝不容许有任何损失。相对于农业种植,工业化和城镇化所带来的土地增值利益非常巨大,各方占地动机强烈,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因此,全社会要形成强烈的耕地保护意识,采取坚决的“长牙齿”措施严格监管,坚决打击违规用地,让耕地总量“坚如磐石”。

土“沃”方能粮“丰”。耕地地力不同,庄稼的数量和品质就会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更好地实现“藏粮于地”,在耕地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就要提升耕地质量,而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最有效的抓手。党的二十大高度肯定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目前,我国已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据评估,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到20%,部分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已经实现“一季千斤、两季吨粮”的效果。从今年起,开始启动已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全国每年平均将改造提升3500万亩高标准农田。各地正因地制宜,加快建设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确保丰收的田野“春意盎然”,确保粮食在任何时候都能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

保护耕地,管控用途很重要。除了对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和其他农用地要严格限制外,对于耕地种植用途,要严格落实利用的优先序。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以及饲草饲料的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全部用于粮食生产。需要在情、理、法三方面对农民充分阐述管理耕地种植用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取得支持配合。实践中,既要加强政策扶持和提高农民收益,还要提高农民的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粮食质量,从而确保农民在种粮中获得实惠,才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因此,管控耕地种植用途是当前和长远的重要任务,只有守住粮食种植“牢牢的安全”,才能握住国人饭碗“稳稳的幸福”。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只有守护好18亿亩“口粮田”,加快集约使用和有效涵养,让每一块土地都成为丰硕的良田,才能确保国人饭碗稳之又稳,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根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