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首页 > 投稿作品 > 正文
咖啡下乡,功夫更在咖啡外

今年以来,随着南京乡村游持续火爆,咖啡也悄然开启了自己的下乡之路。据媒体报道,在江宁、溧水、高淳、浦口等地,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小山咖啡、响堂谷栀咖啡等品牌先后在社交媒体出圈。

咖啡下乡正是消费升级新浪潮的一个切片,是小镇乡村走向消费平权的表现。不过,虽然咖啡下乡潮红红火火,持怀疑态度的人却也不少。有调查报告指出,乡村咖啡市场远未成熟,此时下场为时过早。业内专家则指出,乡村咖啡馆客源单一且极度依赖游客资源,能否存活下来有待时间检验,建议经营者克制冲动,切勿盲目投资。

乐观的前景与不确定的现实,这就是咖啡下乡的真实写照。但如果继续深入挖掘,把咖啡下乡放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它不仅是一个消费趋势、一种文化流行,更是城乡资源互动、乡村产业迭代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咖啡馆只是恰好成为了合适的载体。

纵观那些成功的乡村咖啡馆,背后都有以下一个至数个逻辑主线:一是农村青年回乡创业或城市青年下乡创业,他们重视品控、突出个性,在把咖啡馆打造成网红打卡点的同时,也在努力推动乡村产业迭代升级,给乡村带来新鲜活力;二是一些乡村小镇成为露营、房车、骑行等爱好者的集聚地,或大学生和年轻人的创业基地,人群集聚后,就催生了咖啡馆等功能需求;三是政府和项目公司对乡村整体规划开发,落地城市场景,构建乡村新业态,咖啡馆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

由此可见,乡村咖啡馆能否扎下根来、发展壮大,自身的经营努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乡村的产业集聚力和人才吸引力,尤其是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推动年轻人与乡村双向奔赴,让乡村咖啡馆成为链接年轻人的桥梁纽带,成为赋能乡村振兴、促进城乡互动的路径,成为营造新场景、植入新兴业态的舞台,咖啡下乡之路才能越走越畅,越走越宽。

很多时候,人们喜欢的不是咖啡本身,而是身处的场景,以及身处此间的情绪心境。一间小小的咖啡馆,代表着乡村在夯实环境整治、配套完善、硬件提升等基础工作之后,开始步入新的阶段,即关注人的需求,挖掘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拓展乡村的独特价值和多元功能……读懂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村里的咖啡馆、超燃的“村BA”,还是社交媒体上的各种土味直播,都是持续推动乡村振兴的精彩呈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