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首页 > 投稿作品 > 正文
热热闹闹的会议之后

让“天上飘的”的高规格会议在会后“接地气”,让“秀场”变“市场”,把最先进的理念落脚在最实在的产业上,我们方能够把会议带来的热热闹闹的“流量”变成城市发展实实在在的“增量”。

一个多月来,我们的城市,高规格的盛会不断。先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融合发展大会,再有第八届中国创新挑战赛(镇江)暨2023年高校院所走进镇江产学研合作大会,接着是第三届长三角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合作机制大会。此外,2023中国镇江金山英才周活动中有产业高质量发展院士专家咨询会,还有2023“米芾杯”国际青少年书法大会等。于是,想起了一个以会聚势、以会兴城、以会兴产的话题。

现代经济版图中,会议已然成为一个新兴的第三产业,“办会能够挣钱”也成为社会共识。它不仅能创造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还可以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是一个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旅游文化交流、区域形象推介、商品交易和投资项目洽谈于一体的高效益、无污染的“产业链”。2018年的数据,保守估计,中国每年在三星级以上酒店举办的会议就有500多万次,会均消费达到16万元,全国的会议产值接近8000亿元。或许正是如此,大中小城市,不少地方提出了发展会议产业,甚至“以会兴城”的口号。

超级城市有上海。自2006年上海市旅游局首次实施了“上海会议大使”聘任工作开始,截至2018年11月,已累计聘请了来自各个行业的116位“上海会议大使”,借以吸引更多国际性、专业性高端会议来沪举行。大城市有长沙。长沙曾制订了长沙市会展业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打造千亿元会展产业、打造国内外著名的“会议目的地”城市,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会议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包括成立了长沙市会议产业协会。小城市则有浙江湖州德清。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连续六届莫干山会议、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小县城高调提出培育会展之城的大目标。

但说实话,如果我们的眼光仅仅停留在会议产业本身带来的经济效益,那就太LOW了。热热闹闹的会议召开,海内外嘉宾云集,一时的名声名气来了,短期的挣钱效益有了,但高规格会议的更深厚价值却是在会议之后。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看苏州。发达的苏州,并不是所有产业的发展都始终先人一步。近年来,这个城市的一个一度并不领先的产业,在群雄逐鹿中异军突起,举办高规格的会议特别是会后的一连串后续动作,是关键因素之一。

产业为新能源产业。2015年以来,苏州成功举办三届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和一届国际能源变革对话。这些会议,让抢抓风口的苏州在业界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但更关键的是,苏州的会后动作更是持续展开。譬如成立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打造城市能源领域的高端咨询、产业孵化和国际合作三大平台;成立苏州市能源发展集团,构建安全高效的城市能源系统;出台《苏州市新能源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此外,还有设立九大市级新能源产业园;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组建多个创新联合体;组建苏创新能源产业合作基金……于是,我们看到了会议热烈讨论的产业方向、发展建议,包括产业机遇,在会后得到了落地落实;然后,我们更看到了,在培育和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动力源方面,苏州新能源产业动能十足。

事实上,苏州的另一个异军突起的生物医药产业,与在苏州举办的大大小小200多场高规格学术会议,同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类似的故事,长沙亦在发生。2019年,长沙成为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的举办地,至今,已举办三届。但长沙的努力,不仅仅在“办会”这一档事上。其一,让贸易落地,完善产业链,再以产业链助推品牌,以品牌反哺贸易。以中非经贸合作的特色产业——咖啡为例。长沙在其雨花区高桥大市场打造出“贸易落地”场景,通过这个市场实现了从非洲直采、国内加工、品牌孵化到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打通,不仅使咖啡整体成本比市面同类产品低30%,也成功让“小咖主”这样的湖南本土咖啡品牌破土而出。整合上下游资源,通过品牌赋能和商业模式转变,中非经贸博览会在长沙的“接地气”,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然后又在坚果、辣椒等产业上实现了批量式成功。如是的成功,长沙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在展会展馆以外常设服务机构,比如先前鼓励企业将非洲产品打造成湖南品牌的打法,背后脱离不了雨花自贸区管委会等政府单位的长期服务。“松果财经”文章《从中非经贸博览会看长沙如何以会兴城!》总结出长沙“办会”的一个重要经验——“从长期主义出发,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以产业投资的思维办展。”一方面长沙积极围绕全市产业布局,精选产业基础好、发展空间大的细分行业,重点策划培育一批产业契合度高、标识度强的专业展会推动细分行业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围绕长沙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未来产业,发挥各方力量,将国内外知名展会带到长沙,积极促进与展会主题相关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交流合作,增强产业链的竞争优势,扶持长沙未来的中坚力量更快更好地发展。

国际级的高瑞会议,一定是讲最前沿发展理念,说最先进产业趋势,这些本是“天上飘的”;即使是实打实的经贸会、博览会,本也是短时间发生的。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会议给城市带来的名声名气,仅仅满足于办会带来的短期经济效益,或许,我们也就只能收获会议的热热闹闹和那么一点“块儿八毛”。而无论是苏州,还是长沙,他们在会后却有一系列动作,让“天上飘的”“接了地气”,把一次性的“秀场”变成长久的“市场”,于是,新理念新技术包括新兴人才就能够在城市落地生根发芽,生成新产业新动能,会议带来的热热闹闹的“流量”也就成为了城市发展实实在在的“增量”。如是,我们才能够说——以会聚势、以会兴产、以会兴城。长沙的那个经验更明确地告诉我们,看起来是会后的动作,但关键却是会前的思维。

开会,是一门学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