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首页 > 投稿作品 > 正文
让运河千年传播绵延广阔时空

悠悠运河、跨越千年,绵延千里、滋养古今。一部运河史,几乎贯穿着沿岸城市兴衰史;厚重的运河文化,辉映着中华文明的千年之光。在南京举行的以“运河千年,融创未来”为主题的2023紫金网络传播创新峰会暨大运河文化传播论坛,共商大运河文化传播之道,共绘新时代网络传播创新蓝图,让悠悠的运河水流向未来,让悠远的运河文化之光点亮世界各方。

古老的大运河,那种兼收并蓄、开放包容,那种自立自强、绵延不绝,那种滋养人民、奉献古今的精神和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标志性的文化符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力传承、传播大运河文化,是时代的责任,是各界的使命,是广大中华儿女文化自信自强的担当。

从历史中走来,向新的未来奔去。当今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成为现实,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成为普遍现象,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使命艰巨,舞台广阔。推出当下传播“潮”品牌,打造更多出圈的文化传播产品,更是形势所然、当务之急。

搭运河为桥 ,唱文化大戏,把运河文化传播这部大戏唱响大地、传播各地,大有文章可做。近几年来,仅江苏省就以运河为题,举行了众多运河文化论坛活动,建立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传播运河文化的大作新作更是蔚为大观。歌剧《运之河》、大型交响合唱《大运河》、舞剧《千年运河》、歌舞剧《水韵书香》、国风音乐会《听见运河》、交响组歌《大运河畅想》、实景演出《运河四季》、美术《运河盛景》《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中国第一部运河通志《中国运河志》、历史散文《大运河传》等,千年运河,借由文艺表达与传播正奔涌而来,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界的盛景,成为运河文化史上的盛事。

打造运河文化传播的立交桥,搭建更多以国际化语言传播的平台,空间广阔。大运河文化内涵丰富丰厚,历史文化、城市文化、军事文化、水运文化、漕运文化、商业文化、乡土文化、名人文化、建筑文化、生态文化以及革命文化等文化资源宝贵深厚,当下的沿岸发展成就、乡村振兴篇章、时代风流人物、共同富裕事迹,都可以补充丰沛起来,让运河文化更加丰实生动。我们既要挖掘文化资源,更要打造传播体系,聚焦运河千年的文化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进行深度挖掘研究,聚力沿线文物、文化资源所荷载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头故事进行整理利用,在充分利用传统传播优势的同时,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现代传播方式,运用文化旅游系列载体,推动运河文化融创传播出更多的新款、爆款作品,成为现象级传播作品。

传播运河文化,融创传播已经大势所趋,也必大有作为。大力运用舞台艺术、广播影视、文学出版、美术音乐等各个艺术门类进行运河文化的传播,已经大见成效。如何在全媒体、大文化、新平台上增强运河文化的跨媒体、跨平台、跨地域、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的一体化传播效果,如何将“大运河”这一恢弘的题材转换成丰富多彩的传播作品,在世界舞台上讲好运河故事、中国故事、中国人的故事,更需要通过大家们、大咖们进行深入思考、广泛研究。

千年运河,如何让它“活”在当下,悠悠流向未来?这是一个大话题,也是一个新课题。我们要大力与文旅体育、文物考古、现代科技、非遗体验等相融合,丰富文化供给,强化文化转化,创新传播载体,扩大传播路径,致力将“一线通南北,往来天地间”的大运河恢弘盛景永恒留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传扬在浩瀚广阔的世界时空流淌中。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