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首页 > 投稿作品 > 正文
漫评:“圆梦”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2023年江苏高考志愿填报落下帷幕,五湖四海的学子们怀揣梦想,将接受来自各大高校的邀约,奔赴人生的下一场山海。为防止和杜绝出现因学返困,确保成长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团省委、省慈善总会、省青基会以“圆梦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为主题,联合实施2023年希望工程“圆梦行动”,资助我省2023年参加高考的低收入家庭本科新生圆梦大学。

江苏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至今已开展18年。从“筹多少钱就资助多少人”到“有多少人就资助多少人”;从“建立一人一档”到“贫困家庭大学新生帮扶全覆盖、不遗漏”;“从资助本科新生”到“拓展资助专科新生”……只为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坦然地走进学校大门。“圆梦行动”努力做到“应助尽助”,承载起党和政府对全社会青少年的无限关爱,托举住千千万万家庭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教育里的薄弱环节、教育中的贫困学子大多出现在落后偏远的乡村;出现在人丁单薄,或因病致贫的家庭里。2005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启动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实施以来共筹集助学金3.1亿元,资助7万余名的大一新生。与此同时,党和国家围绕教育公平目标精准发力,大力构建“奖、助、贷、免、勤、补、减”多元资助方针,10年累计资助学生近13亿人次,年资助金额达2600多亿元。教育的道路越走越宽,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齐头并进,教育正向着更高水准的公平迈出坚实的步伐。

“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志。”教育扶贫的初衷是帮助困难学子破除负担枷锁,助力家庭摆脱困难,而最终目的在于实现从“助困”向“育人”的转变,不断充实“圆梦行动”带来的积极效应。“大眼睛”苏明娟长大后成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建设希望学校、设立助学基金,从一名受助者转变为捐助者,她选择用自己的力量将爱传递下去。“因为淋过雨,所以更懂得撑伞的意义。”从希望小学出来的学生,有的放弃高薪职位,选择为家乡创业者贡献力量;有的选择回到家乡的希望小学担任老师,教育引领下一代。始于资助,成于育人。教育扶贫已不再局限于“不失学”的底线思维,而是把“圆梦行动”全面融入助学育人、为党育人的整体格局,对社会和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圆梦计划”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果,离不开我国特色全面的政策体系。从义务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辍学动态清零,到特殊教育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再到优质普通高中合理分配招生指标,即使步入大学,也有绿色通道、国家助学贷款和各类奖学金的保障支持。一连串政策的背后,是中国学生从有学上到免费学,再到上好学的时代印证。各级政府正以更高要求“聚力圆梦”,加强引导,创新作为,以前所未有的投入力度,辅之以全面完善的组织力度,不断缩小教育差距,使每个人都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不断壮大新时代下的中坚力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