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2 15:24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谷阳 刘永旗  
1
听新闻
把民生事办进民心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工作汇报时指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应当把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事,为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

时时上心,带着“真情实感”问民需。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民生事能不能办进民心里,关键在于党员干部有没有把群众的需要时时放在心上。对于老百姓而言,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因而,想要真正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就需要自觉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记挂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衣食住行、安危冷暖等“关键小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深厚感情与责任担当,抓好办实利民惠民之事,真正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落实到工作中。主动迈开步子,下沉到社区邻里、街头巷尾、工厂车间等一线,与老百姓同坐一条板凳,多用乡音方言拉家常、问冷暖、听意见,摸清摸透群众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现实困难、迫切需求,确保所谋之事始终围绕民生之盼。

处处用心,凭借“真抓实干”解民忧。为政贵在行。焦裕禄躬身实干,查风口、测沙丘、绘河渠,最终改变了兰考的贫困面貌;黄大发埋头苦干,带领村民引水、修路、通电,结束了当地贫苦落后的日子……抓任何工作,给群众办任何事情,都离不开扎扎实实的行动。面对千头万绪的民生工作,须以“庖丁解牛”的精细劲,梳理归类群众反映的诉求、调研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和“需求台账”,精准研判,分清轻重缓急,把握先后主次,确保抓到关键处、做好关键事,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发扬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围绕群众需求,制定计划、倒排工期,起而行之,集中精力、靶向发力予以攻克,切实解决好医疗、就业、教育、养老等问题,努力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

事事尽心,拿出“真绩实效”惠民生。人民群众是最实在的,他们不但要听你说得如何,更要看你做得如何。无论是招商引资、发展经济,还是基层治理、文明建设,亦或是环境整治、安全维稳,都需要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效,真正把问题解决到位。须坚持以人民满不满意作为检验民生工作质效的重要标准,畅通意见反馈渠道,在为民办事的各环节、全过程,倾听群众意见、看重群众评价,评价好的及时转化为制度,做得不够的优化调整、补足短板,确保每一项民生项目都能做到群众心坎上。当然,一些民生工作不会立马见效,这就需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以“事事尽心”的态度,碰到困难不退缩、不推诿,一个个环节抓狠抓实,一项项步骤压茬推进,确保抓一件成一件,创造出更多造福群众、惠及百姓的业绩,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无锡市滨湖区马山街道谷阳、刘永旗)

标签:
责编: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