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收官在即,又一个五年的新征程即将扬帆起航。在“十五五” 新征程中,“胜任”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而“信任”则是群众对工作的最高褒奖,唯有把过硬能力、优良作风、实干实绩作为“胜任”的坚实基础,才能交出群众“信任”的高分答卷。
群众的大拇指,只认实效不认虚功。“时代楷模”廖俊波同志微信名叫“樵夫”,其含义是砍柴虽苦,却还要迎难而上,而他常年奔忙在项目建设、园区开发一线,全力带动老区人民脱贫增收,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樵夫”的实干精神,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尊重。反观现实中有一些“陀螺干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一拖再拖、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束手无策,究其原因是自身能力、担当精神达不到“胜任”的标准,从而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党员干部应当深刻认识到,“信任”不靠文件堆砌、也不凭口号响亮,而是群众切身体会、用心感受的结果,只有真正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头、把发展的担子扛在肩上,才能用“胜任”垒起“信任”的丰碑。
为政贵在行,民生重在实。以“胜任”赢“信任”,关键是要以过硬能力筑牢基础、以优良作风担当实干,把“民生事”当成“头等事”来完成、来落实,真正用群众口碑检验业绩成色。要以硬实力筑牢“信任之基”。争做业务“多面手”、创新“先行者”,全心解决医疗就业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落实基层治理等便民利民实事,持续在实践中学、在实干中练,确保面对群众疑问能“答得准”、面对实际需求能“接得住”,以过硬的能力本领夯实信任之基。要以好作风架起“信任之桥”。秉持求真务实、担当实干的优良作风,既到工作局面好的地方去总结经验,更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始终做到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危急关头冲锋在前,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处,用“说到做到”的担当凝聚民心、赢得信赖。要以实绩单结出“信任之果”。树牢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多算为民谋利“长远账”,在一茬接着一茬干、一锤接着一锤敲的过程中,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干部能“胜任”,发展才有动力;人民能“信任”,发展才有意义。只要广大党员干部以“朝受命、夕饮冰”的紧迫感惠民利民,以“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担当实干,就一定能够凝聚起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信任力量,让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既有“大江奔涌”的壮阔,更见“润物无声”的温情。
(灌南县委组织部蔡俊杰、灌南县汤沟镇刘冬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