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7 07:54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项亨 陈俊杰  
1
听新闻
“敢为”莫“妄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为做好“十五五”时期各项工作、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科学指南。越是前景光明,越需要增强忧患意识;越是重任在肩,越需要保持清醒头脑。广大党员干部既应干事敢为,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也须守规矩、不妄为,做心存敬畏的明白人,才能推动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十五五”时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干事创业得有“敢为”的劲头,但绝不能把“敢为”变成“妄为”的挡箭牌。现实里,不少跑偏的做法让人警醒。少数干部打着“改革创新”“敢闯敢试”的旗号,无视民主集中制,大搞“一言堂”“家长制”,把个人意志凌驾于集体决策之上,缺乏敬畏的权力任性。这种“妄为”,本质都是对规律的漠视、对群众的忽视,最终只会造成资源错配、留下发展“后遗症”。

“敢为”和“妄为”,看着就差一个字,内里却是天差地别。真正的“敢为”,是心里装着群众,盯着难题下功夫。就像有的地方为了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大胆简化流程,把“多窗跑”改成“一站办”,每一步都在政策框架里,每一项调整都对着群众的“急难愁盼”。反观“妄为”,满脑子都是个人得失,把权力当成私人工具。要么算着“政绩账”忽略“民生账”,要么踩着“红线”觉得“有魄力”,看似动作大、声势足,到头来都是给发展添乱、给群众添堵。

纠治“妄为”的歪风,得先把监督的“笼子”扎紧。常态化的督查要跟上,群众的眼睛要盯紧,大数据也得用起来,一旦发现“拍脑袋决策”“越界伸手”的情况,该追责的就得追责,让干部心里装着“红绿灯”,清楚哪些路不能走、哪些事不能做。而要让“敢为”的劲头真正提起来,还得给干事的人撑好腰。那些依规依纪、一门心思为群众办实事的干部,评优评先得倾向他们,晋升使用得考虑他们,遇到难题时也得帮着协调解决,别让“多干多错”的顾虑捆住手脚。这样一来,干部才敢放开胆子闯、踏踏实实干,既不越规矩的底线,又能把实事办到位。

(宿城区委组织部项亨、陈俊杰)

标签:
责编: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