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3 10:17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张洪源,李卉  
1
听新闻
用心解难暖民心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群众的事,看似琐碎细微,却连着万家灯火、关乎民生冷暖。对党员干部来说,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绝不能只是一句空洞口号,必须融入日常、做在经常。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基层情况复杂、问题多样,群众诉求多元复杂,绝不是一句“有困难”能概括的。要沉下心来倾听实情,变“填表式”调研为“交心式”走访,带着问题走村入户、谈心交流,在拉家常中听真话、摸实情,把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摸准吃透,让行动始终对准群众需求。要主动靠前发现需求,通过善察细节、勤思症结,练就见微知著、未动先觉的敏锐,善于从老人就医的奔波、子女就学的焦虑、农民工就业的迷茫等具体场景中捕捉民生信号,把工作做在群众开口之前、需求之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句温暖的话语、一次及时的回应、一份耐心的解释,看似细微小事,却能积累信任、凝聚民心。要始终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开展工作,把群众的难事当成自己的家事,站在群众角度体会冷暖、感受忧乐,不仅在群众遭遇急难时主动上前、在群众面临困境时搭一把手,更要多问一句“还有什么需要帮忙”,多跟一步“问题解决得怎么样了”。要多一分耐心体谅,面对群众的疑问不敷衍、面对群众的情绪不急躁,多讲群众听得懂的俗语白话,少说脱离实际的官话套话,多思考“我能为群众做什么”,少纠结“这事该不该我管”。

为政贵在行。基层工作直面矛盾淤积点、民生关切点,许多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必须敢于较真碰硬、善于攻坚克难。要做起而行之的攻坚者、矛盾问题的终结者,主动把责任扛在肩上,遇到问题不回避、碰到困难不退缩,面对历史遗留的“硬骨头”、群众反映的“老大难”,敢于拍板定策、牵头推进,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同时,要坚持系统思维、科学施策,对能立即解决的,立行立办、不留尾巴;对需要持续攻坚的,明确路径、动态跟踪;对涉及多部门的综合性问题,牵头协调、联动处置,确保“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抓到底”。

群众的冷暖是工作的“温度计”,群众的笑脸是最好的“成绩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从没有高深理论可依,唯有一颗真心、一点耐心、一份责任心。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轻视小事、不敷衍细节,从群众盼的事入手、从难的事发力,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真正让群众的烦心事越来越少、获得感越来越多。

(东海县山左口镇张洪源、东海县委组织部李卉)

标签:
责编: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