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流传千年的箴言,道破了中国人修身立德中“向内叩问”的智慧。党员干部应常与自己“谈谈心”,在以心观心、常省己身中守正笃行。
遇困时“跟自己唠唠”,别让难事压垮心气。干事创业的路上,遇到挫折是常态,可能是发展产业时遇上天灾导致增收受阻,可能是推动政策落地时面临复杂的利益协调,也可能是长期坚守偏远岗位面临“成长焦虑”。与自己“谈心”就是告诉自己挫折不是“能力不行”的证明,而是“再进一步”的考验,咬咬牙、扛过去,就能在攻坚克难中练就“铁肩膀”,在风雨洗礼中收获“真本领”。
出彩时“给自己敲敲警钟”,别让自满绊住脚步。当一项工作取得突破、一个项目落地见效、一份成绩得到认可时,容易让人产生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甚至滋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这时候要告诫自己,个人的成绩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团队的协作,更离不开群众的支持,绝不能把“集体之功”当成“个人之能”,不能让取得的成绩变成“包袱”,轻装上阵才能走得更远。
遇诱时“给自己划条线”,别让贪心毁了自己。常在河边走,难免遇到“糖衣炮弹”,可能是有人送张购物卡,说“感谢帮忙”;可能是饭局上有人撺掇“小事儿,通融下”;甚至有人用美色、好处诱惑,说“没人知道”。此时与自己“谈心”关键是要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破除“小节无害”的侥幸,清醒认识到“糖衣炮弹”的本质,守住“取一文则为人不值一文”的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做让组织放心、让群众信赖的“干净人”。
说到底,党员干部与自己“谈谈心”,不是自说自话的“空想”,而是面对现实考验时,校准方向、稳住心神的“内功”。受委屈时,要跟自己说“坚守原则终会被理解”,不被误解磨掉为民初心;遭冷落时,要劝自己“沉淀本领才能厚积薄发”,把“冷岗位”干成“热事业”;逢天灾时,要告诉自己“群众需要时就得往前冲”,用担当撑起群众的“主心骨”……唯有常与自己“谈谈心”,才能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定政治立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在岗位上办实事、解民忧、建新功,不负组织信任、不负人民期待。
(如皋市委组织部 汪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