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9 11:21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夏前康  
1
听新闻
以赶考之姿答好民生答卷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十五五”时期发展蓝图,提出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面对这场时代大考,广大党员干部要紧扣时代脉搏,树牢正确的政绩观,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用心用情用力书写有温度、有厚度、有力度的民生答卷。

永葆赤子之心,厚植“枝叶关情”的民生情怀。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谁把人民捧在手上,人民就把谁记在心里。民生工作虽然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但说到底,是情怀问题,是立场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对共产党人来说,人民是政绩观的核心,是干事创业的价值源头。要自觉站稳人民立场,把群众的“表情包”作为工作的“风向标”,在“急难愁盼”中找准发力点,从“愁眉舒展”中感受群众满意度。只有真正走进田间地头、坐上群众炕头,倾听呼声、感知冷暖,才能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良性互动中,筑牢执政根基,凝聚奋进力量。

聚焦急难愁盼,做实“可观可感”的民生工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真真切切的实际行动。当前,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领域,我们依然面临不少深层次的矛盾。但越是如此,越需要我们以“钉钉子”精神持续发力,以“绣花功夫”精准施策。让劳动者“饭碗”端得更稳、让每个孩子的生命都灿烂、让群众看病更安心、让老年人享有幸福的晚年,这一帧帧的民生愿景,需要我们用实干将其转化为群众可知可感的生动现实。要坚持问题导向,一锤接着一锤敲,把一个个民生“问题清单”变为“幸福账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锤炼过硬本领,提升“善作善成”的民生效能。有才无志,其才易衰;有志无才,其志难达。新时代的民生工作,考验的是智慧,锤炼的是本领。广大党员干部要在为民服务的第一线经风雨、见世面,既要讲得了群众语言、读得懂群众期待,也要在一次次化解矛盾纠纷、破解民生难题中,不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基层民生工作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一如既往,要着力提升改革攻坚能力,勇于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善于用新方法应对新挑战。只有练就“宽肩膀”、掌握“真本事”,才能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以“赶考者”姿态交出群众满意的“幸福答卷”。

(泗阳县委组织部 夏前康)

标签:
责编: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