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通知》,并发出通知,向全党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应勤学之、善思之、笃行之,深刻领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著作中蕴藏的思想伟力,融通贯穿其中的科学方法论,进而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于勤学之中凝聚共识。愈是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愈是要在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著作深刻阐释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新时代伟大征程的生动实践,是全体党员凝聚发展共识的权威著作。怎么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原原本本、系统深入的基本原则,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同时也须注意,学习理论固然要牢记新概念新论断,但决不是做寻章摘句、照本宣科的表面文章,而应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伟大实践中,从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中,领悟思想理论的科学性与实践性。以学铸魂,唯勤学不辍,方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才能将全党上下的认识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形成“拧成一股绳”的钢铁般团结,为共同事业筑牢坚不可摧的思想根基。
于善思之际明确方向。“学而不思则罔”,理论学习贵在深学细悟,把握思想理论活的灵魂和本质。一种思想观念具有怎样的深层的合理性与广泛的解释力,就在于它在何种程度上把握到人与世界的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把握历史大势,立足“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与道义高光。全体党员、干部务必学深悟透其精髓,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根本命题,要在学理与实践的贯通中,筑牢“四个自信”的基石;要从改革发展的历史性成就、时代性变革与人民性立场中,增强砥砺前行的志气、骨气与底气;更要在对照现实、观照全局的透彻思辨中,真正读懂我们身处何方、路在何处,看清脚下的力量源泉与前行的目标航向。 唯如此,方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在纷繁复杂中保持战略定力,确保中国号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于笃行之时开创未来。思想的伟力,源于实践。回望百余年征程,从毛泽东同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深刻论断,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掀起思想解放大潮,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要求“把路子摸得更清楚一点,把脚步迈得更扎实一些”,一以贯之的,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唯物论知行观。勤学善思,终见于行。当前,改革发展正处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节点,全体党员同志尤须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能,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中,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于实干中化解风险挑战,于奋斗中积累胜势;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担当历史使命,一步一个脚印走、一任接着一任干。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唯以笃行赴使命,以实干启新程,方能在不懈奋斗中将宏伟蓝图化为美好现实,书写出无愧于时代的历史新篇。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征程。展望未来,全体党员同志唯有在持之以恒的勤学中筑牢思想根基、在融会贯通的善思中明晰方向、在知行合一的笃行中担当使命,才能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真正将科学理论内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鲜明的政治立场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更加深刻地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凝聚起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扬州市邗江区公道镇 白桓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