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5 09:51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最是难事砺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干事担事,是党员干部的职责所系、价值所在。年轻干部应用心体悟“难事”背后蕴含的成长密码,视困难为考验,把挑战当机遇,变被动为主动,在向难而进、向难而成中砥砺成长、行稳致远。

何谓“事不避难”?事不避难是谷文昌“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铮铮誓言,是李保国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的执着坚守,更是“燃灯校长”张桂梅倾尽所有改变山区女孩命运的默默奉献。前行之路,常伴风雨、常触荆棘,若遇到“沟沟坎坎”就畏缩不前,面对“风吹浪打”便左顾右盼,必将错失机遇、辜负重托。年轻干部应当昂扬敢于接“烫手山芋”、勇于当“热锅蚂蚁”的拼劲;永葆不搞花架子、不追求短期效应,甘做打基础、利长远实事的韧劲,在攻坚克难的实践中锤炼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难”字面前,淬炼忠诚担当的纯度。政治定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风浪考验中逐渐形成的。面对复杂局面和严峻挑战,“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是检验忠诚、彰显担当的试金石。年轻干部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高远志气立心、浩然骨气立命、深厚底气立业,将“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转化为“舍我其谁”的担当自觉,在风口浪尖面前挺身而出,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亮剑,锻造出烈火真金的忠诚本色。

“难”字之中,增长干事本领的厚度。当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前进道路上的考验层出不穷,遇到的必是前人未曾走过的路、未曾破解的题。年轻干部要继承发扬斗争精神,走出“舒适区”、勇闯“矛盾窝”,深入改革发展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墩苗”锻炼,磨砺担当之勇、提升担当之能。积极响应“马上就办”的工作精神,坚决摒弃“局外人”“旁观者”心态,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全力做好每一项工作,以实干实效检验作风成色。

“难”字背后,诠释为民情怀的温度。基层一线的“急难愁盼”,是年轻干部理解“国之大者”最生动的教材。走近这些“难点”,是“事不避难”的起点;解决这些“痛点”,是“义不逃责”的落点。年轻干部要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从群众“牢骚话”中找真问题,从群众“家常话”里寻真方法,把群众“关键小事”视为“头等大事”,将“人民至上”从价值理念转化为“民呼我应”的实际行动,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射阳县特庸镇 钱九江)

标签:
责编:王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