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是我国第12个烈士纪念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崇尚英雄,是心灵的致敬,更需要用行动来追随。广大党员干部当以奋斗姿态传承英雄精神,激发“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昂扬斗志,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汲取“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初心力量。“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回望峥嵘岁月,从杨靖宇支队到青口十八勇士,从狼牙山五壮士到千千万万无名英烈,他们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回答了“救亡图存何以担当”的时代之问。这种信念犹如共产党人的“根”和“魂”,须臾不可缺,片刻不能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在常读党章、深学党史中凝心铸魂,在回顾光辉历程中补足“精神之钙”,在看齐英雄榜样中校准“价值坐标”,方能经受住“糖衣炮弹”“爬坡过坎”的考验,在各自领域内接稳历史“接力棒”“接好棒”,在新征程上跑出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好成绩。
弘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每一个危亡时代,都有血火淬炼的英雄;每一个崛起时代,亦需默默奉献的楷模。从战火硝烟中冲锋陷阵的勇士,到大国智造、科研攻关的先锋,英雄精神穿越时空,一脉相承。今天的中国,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一切风险挑战都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雪山草地”“娄山险关”。要磨炼斗争意识,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锻造“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拼搏韧劲,才能激发“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攻坚克难、承志前行。要锤炼过硬本领,加强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增强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革命的作风操守,掌握更多闯关思路、破题本领,才能迎难而战、战之必胜,延续前人未竟事业。
涵养“为民甘洒血和汗”的大我情怀。“英雄者,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悉数每一个英雄故事,其精神内核无不指向“国”“民”二字,彰显“小我”融入“大我”的境界与担当。“大我”情怀不止于内化于心,更在于外化于行,须落到点点滴滴的具体行动中。要心中装着“人民”,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深入基层读“无字书”、进“百家门”、行“万里路”,在问需于民中找准民生坐标。要行事想着“人民”,始终坚持“群众事无小事”,面对群众期盼的难题难事,敢于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气,破解万家灯火“幸福密码”。要服务走进“人民”,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汗水洒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里,奋力书写群众满意的答卷。
(连云港市连云区委组织部 吴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