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文章强调,要聚焦重点难点,下决心清除顽瘴痼疾,并提出六个方面具体要求。站在新起点上,党员干部作为持续推动改革向纵深挺进的“中流砥柱”,应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中深化认识,坚持“闯”有出路、“创”有思路、“干”有活路,在各自岗位上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奏响高歌猛进的奋斗之曲。
激扬“闯”的勇气,鼓足“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气神。八十多年前那场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的伟大远征,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长征精神,这“成如容易却艰辛”的每一步,靠的正是“闯”字当头、敢想敢干,激励着人们在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只有闯才能抢抓新机遇,只有闯才能开辟新天地。当今世界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深繁重,党员干部作为改革实践的推动者,应当敢想敢干、敢闯敢试,勇当“拓荒牛”、敢饮“头啖汤”,走前人不敢走的道路,打破阻碍前行的桎梏。然而胆量不是鲁莽,敢闯不是瞎闯,而是要克服胆怯思想、本领恐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硬骨头、涉险滩处磨砺自身。要把改革难点当“铺路石”,把改革痛点当“磨刀石”,把民生实际当“试金石”,大胆想、勇敢闯、善于拼,认准了的事情就抓紧干、干出彩,打开事业发展新格局。
永葆“创”的劲头,下好“一子落而满盘活”的先手棋。时代呼唤创新,发展需要创新。创新快一步,发展才能跑出加速度。从古代四大发明推动人类发展进程,再到嫦娥揽月、蛟龙入海、祝融探火,中国创新不断积蓄动能,持续优化改革发展的“大棋局”。党员干部深处伟大事业洪流之中,要有先行先试、创新创造的胆略气魄,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要坚决克服“遇事习惯找文件、听指示、看惯例、找依据”的守成心态,勇于突破旧思维、打开新视野,持续提高自身创新意识与整体素养。当然,“创新”不是“兜底翻”,打破陈规不是那种无原则的、盲目的,甚至胡乱的,而是以科学、理性、切实、正确的思路,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以“日新者日进也”的心态,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书写人民满意的“成绩单”。
强化“干”的作风,争做“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担当者。“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是党员干部最鲜明的底色,口号叫得再响也要见真章。当前,少数干部习惯于“坐而论道”、“纸上谈兵”,表态多、调门高,“光打雷、不下雨”,究其原因,除了素质能力不足外,很重要的就是缺少实干作风。打铁必须自身硬,党员干部惟有以实干为基、拿实绩说话,才能做到脚踏实地、踏石留印。实干不是蛮干,更不是乱干,既不是漫无目的的横冲直撞,也不是平均用力的“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精确制导的“四两拨千斤”,才能实现“在深入上加劲添力,在落地上精准有效”。要把握规律干,对大势大局了然于胸,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坚持系统观念,抓住重点关键,拿出务实管用、符合实际的思路举措,推动各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落实,在新时代长征路上留下坚实足迹。
(徐州市委组织部张成强、马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