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平常的考核不能光盯着GDP增长了多少、建了几个大项目,还要看欠了多少债。不能让一些人击鼓传花,把问题留给后人。”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应既立足当下,又放眼长远,坚持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做事,坚决防止“寅吃卯粮”“击鼓传花”等行为。
当前,绝大多数干部都能做到兢兢业业干工作、扎扎实实谋发展。但也有少数干部只顾眼前利益,任上风风火火搞工程、上项目,任期一到,拍拍屁股走人,把问题留给后人。这种“击鼓传花”的行为,是对事业极端不负责的表现,只想出彩不想担责,将成绩留给自己、把成本转嫁给他人。这背后,既有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的原因,也有考核不当的因素,只盯着经济总量的增长和大型项目的建设,忽视了背后欠下的隐形债务。干事业、抓改革,决不能为了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以短期利益透支长远发展,以表面繁荣掩盖深层矛盾,不仅不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更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对党和国家事业有百害而无一利。
为政之道,首在政绩观。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倘若急功近利、忙于追“绩”,违背客观规律作决策、干事情,必然会导致发展节奏失衡、群众利益受损,这是被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的道理。应当突出抓好党性教育,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固本培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站稳人民立场、增强党性修养,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将心思和精力都放在干实事、出实效上。健全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突出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关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将民生改善、生态效益、债务风险防控等作为重要内容,既看显绩,也看潜绩,既算成绩,也算“成本”,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摒弃用长期债务换一时成绩的短视思维。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纠治“击鼓传花”的错误行为,不仅要靠教育引导,更要靠制度保障,只有这样,才能让党员干部严格规范行为,自觉践行正确政绩观,一任接着一任把事情做好、把基础打实,真正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项目工程程序化、制度化、法治化,完善论证、听证机制,充分尊重群众真实需求和意见建议,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完善与纪委监委、信访、审计等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织密监督网络,针对环境保护、民生事业等重大项目,围绕项目审批、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持续强化监督。健全责任追究制度,谁违规举债、破坏生态,谁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给发展带来“后遗症”,就严肃追责谁,让党员干部心存敬畏,从源头上打消其在岗位、职务变动前“狠干”一场,然后“一走了之”的念想,真正做到对事业负责、对党和人民负责。
(无锡市滨湖区马山街道 阮美铃)